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河北邱县:以“绣花功夫”织就人居环境“锦绣图”

更新时间:2025-08-28 16:45  浏览量:1

“以前村里畜禽粪污随处可见,夏天臭气熏天,现在不仅看不到了,还能变废为宝。”河北省邱县梁二庄镇村民卢敬云的真切感慨,道出了邱县人居环境治理的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邱县以“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为坐标,锚定问题靶心,下足绣花功夫,通过靶向攻坚、全域提升、机制护航,点燃了乡村蝶变的“加速引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一时美”迈向“持久靓”,勾勒出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靶向攻坚,破解环境治理“硬骨头”

露天晾晒“零容忍”。县领导一线坐镇指挥,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部门组成联合“巡查队”,发现问题当即交办。乡镇党委书记扛起“第一责任”,镇村干部逐户走访、逐点盯办,带着告知书讲政策、拿整改单促落实,既清存量更防新增,让露天晾晒现象在“严管厚爱”中销声匿迹。

源头改造“不松劲”。聚焦蛋鸡养殖A型笼升级这一关键,综合执法、生态环境部门“一对一”分包养殖场,严守“出栏一户、改造一户”铁律。26个已出栏棚舍的A型笼改造“速战速决”,从根本上杜绝“老舍养新鸡”的反弹隐患。对需改造的养殖场,明确限期;愿升级的由乡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把关推进H型笼改造,不愿改的则坚决叫停A型笼养殖,以“刚性约束”筑牢源头防线。

收运体系“全贯通”。破解粪污“出口”难题,邱县打出“自主转运+镇村代运+中心收购”组合拳,确保存量粪污“日清日结”。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落地见效,65台转运车穿梭乡间,45万吨年处理能力的收储运网络全面铺开,让“粪污”变“肥料”,既解环境之困,更添农业之利。

畜禽粪污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硬骨头”。邱县以“全员全域全覆盖”之势,打响一场上下联动的攻坚战役。从垃圾清运到厕所革命,从坑塘治理到庭院美化,邱县以“绣花”功夫雕琢乡村每一处细节,香城固镇通过“党员带头+群众跟进”,推动群众从“站着看”到“自觉干”;陈村乡开展“美丽庭院”“清洁文明户”评选,用“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激发参与热情;邱城镇推行“网格化”管理,党员包片带动群众形成“人机协同”的整治热潮。如今,“自家环境自家管、村里环境大家管”已成为邱县村民的共识,全县上下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全域提升,绘就乡村宜居“新图景”

垃圾治理实现“六净”达标。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顽疾,该县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发现—整改—销号”台账,确保垃圾“随产随清、日产日清”。今年以来,5.8万人次、1.1万辆次的清运力量持续发力,清理垃圾杂物2219处、生活垃圾2235吨,295处空闲宅基变身“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142处“三园”镶嵌村间,让路域、河渠、街巷、空宅、坑塘、庭院皆成“净”土。

厕改管护彰显“民生温度”。217处公厕全部“亮门服务”,专人保洁、制度上墙、设施完好成为标配,彻底告别“锁门拒客”现象。47057座户厕逐一“体检”,排查出的26处公厕问题、596处户厕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动态清零”机制让“方便事”真方便。“五项机制”落地生根,让厕所管护从“一时管”走向“长效治”。

坑塘治理守护“水清岸绿”。305处村内及周边坑塘全部“挂牌上岗”,明确责任人、设置围挡与标识牌,125处破旧标识牌更新换代。日常巡查与群众教育双管齐下,让“污水乱排、垃圾乱倒”成为历史,坑塘重现“碧波荡漾、鱼虾浅游”的生机。

邱县坚持“一村一策”,把整治与美化、文化相结合,让每个村庄都彰显独特魅力。陈村回族乡邀请绘画爱好者在公共空间绘制漫画,老旧墙体“穿上新衣”,既提升颜值又激发群众美化家园的热情;南辛店乡将空闲宅基改造成小游园,林子村的游园曾是垃圾坑,如今石桌石凳俱全,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高庄村的生肖石雕游园,让群众在游玩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古城营镇推进29个村全域整治,将空闲宅基地改造成小广场、停车场,实现“户户参与、全域洁净”。

机制护航,筑牢长效治理“压舱石”

“空中有无人机巡查,地面有党员带头干,现在村里比城里还干净!”这是南辛店乡群众的真切感受。邱县将科技手段融入环境治理,南辛店乡运用无人机航拍+GIS系统,构建“空中看、地面走”的双巡查模式,实现村庄现状可视化管理;古城营镇对29个村实行“片长+包村干部+村两委”三级网格管理,确保整治无死角。让洁净成为乡村的“标配”,邱县靠的是一套“建管用”并重的长效机制。

高位推动凝聚“一盘棋”合力。县四套班子齐上阵,县委常委会定期专题研究,县委书记、县长一线调度,4个由县委副书记牵头、县人大政协领导参与的指导组包片推进。对问题频发的,加大整改落实力度。

比学赶超激活“赛马场”动能。随机抽查村庄“看变化”,组织部分村支书到先进村“取真经”,“先进带后进”的帮扶模式,让各村在互学互鉴中补短板、提质效,形成“村村争先、全域提升”的生动局面。

闭环管理织密“监督网”。无人机全域航拍“扫盲区”,“发现问题—及时交办—迅速整改—跟踪复查”的闭环流程,让整治不留死角。“积分制”管理晾晒乡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环卫公司绩效与成效挂钩,“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导向愈发鲜明。

香城固镇的“党员+志愿者”模式凝聚合力,陈村乡、南辛店乡的全力促进提升……邱县通过高位推动、学习交流、日常督导、奖惩激励“四大机制”,让环境整治从“运动式”转向“常态化”。对德昂环卫公司的严格考核,更确保了垃圾清运“不打烊”,让“干净”成为邱县乡村最鲜明的底色。

如今的邱县,巷道整洁如洗,庭院错落有致,坑塘清波映日,村村有景致、处处皆画卷,人居环境的“蝶变”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万永强)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