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略落地,老板总是被糊弄?
更新时间:2025-07-08 19:52 浏览量:2
为什么说战略落地的环节总是容易被糊弄呢,你看看战略解码的环节你糊弄不了,战略分解的环节你糊弄不了,目标设定的环节你糊弄不了,计划预算的环节你也糊弄不了,为什么战略落地执行的环节总是被糊弄呢?不是打折扣、就是和稀泥,要不就是畏难情绪搪塞敷衍,往往战略落地执行的环节是最难控制的,也是最难用所谓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的,因为战略落地执行的根本是依靠业务团队的,业务团队才是落地执行的第一责任人。
我直奔主题,战略落不了地,或者说战略落地失败的直接原因根本就不是管理失当,最根本的原因是执行不到位,或者说没有真正去执行,没有真正用心用脑去执行,没有真正把战略执行当成是自己的天职,而是按照职场老油条的姿态和老板和稀泥,甚至是博弈。
这就是为什么往往战略管理体系非常齐备严密,战略管理职能非常齐备明晰,就是在落地执行的环节出问题,因为本质上落地执行是由业务团队负责人,你的战略管理再好,最终负责落地的人和全程管理的人往往也不是一批人,这就在管理与执行之间留下了最大的空白地带,而决定这个空白地带的往往不是管理,而是业务团队。
管理学中的霍桑效应揭示,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战略执行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比如某零售企业耗费百万搭建数字化战略管理平台,从目标拆解到过程监控皆遵循最佳实践,但业务团队仍固守传统铺货模式,导致线上渠道拓展计划落空,根本没有人去主动或者自发得去拓展。这其实也是当下数智化战略变革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数智化系统和实际执行是两层皮。
所以我为什么总是强调战略落地执行,老板要亲自下场,老板要冲到业务环节创新突破的最前沿,尤其是要深度参与关键业务环节的创新突破,把战略落地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打通,而且作为一把手你也必须要参与到难点、痛点及关键环节的攻克方面,我相信,这是未来每个老板都要践行的必修课。
比如大疆无人机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在技术层面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突破飞行控制系统的技术瓶颈,一把手汪滔直奔难点攻克的最前沿,直接参与飞控算法研发,要求团队将飞行精度误差从±5米压缩至±0.5米,甚至深夜与工程师逐行调试代码,最终实现了技术的完美突破,而且在开发第一代消费级无人机“精灵”时,汪滔否决团队提出的复杂方案,坚持“开箱即飞”理念,亲自参与结构简化设计,将用户学习成本从48小时降至15分钟。
这都是一把手亲自下场直扑业务第一线,攻克创新难点痛点的最直接的案例,我相信过去哪些浮在空中的一把手会越来越艰难,而那些扎根业务一线,能和团队一起攻克业务难点痛点的一把手,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一把手。
回到我们本次的主题上来,要想提升战略落地执行的有效性,真正驱动业务团队主动去攻克各环节的难点痛点,就必须在创新层面下功夫,创新是需要硬功夫的,硬功夫背后最重要的是心态和自发性,很多时候业务团队往往喜欢闭门造车,总以一种我们不比同业差的心态去攻克难题,这是很封闭的,也是很自持和愚蠢的,越是这样就越能反映出,团队与市场和同行的割裂程度,真正的创新都需要开放式创新,需要取长补短,需要博采众长。
在这方面,我们要向保洁啊、谷歌啊、特斯拉呀,这些具备系统创新优势的国际品牌学习,从创新的管理体系、创新的理念思维、创新的策略手段等方面取长补短,比如宝洁公司推出的“联系与发展”(Connect+Develop)创新战略,将50%的创新项目开放给外部合作伙伴,比如借助外部实验室共同攻克洗衣凝珠技术难题,使产品上市周期缩短40%等等,这都证明了真正的创新突破,需要打破企业边界,在与外部生态的碰撞中激发灵感,而不是闭门造车、挠破头皮的封闭做法,这是不可取的。
那么在具体如何攻克关键业务环节创新难点痛点方面,我也提几个建议:
首先老板一把手一定要扑在关键业务环节创新的第一线,要深度参与关键环节创新的每一个步骤,与业务团队形成深度融合共振的协作效果,比如某智能家居企业在全屋智能系统开发受阻时,CEO一把手牵头组建跨部门攻坚创新小组,成员包括研发骨干、一线销售和用户体验设计师,小组采用问题清单+快速迭代模式,每周深入用户家中调研,将客户反馈直接转化为产品改进方案,使系统兼容性提升60%,这种机制打破层级隔阂,以决策者的权威加速资源整合与问题解决。
其次要与外部生态企业建立创新联盟合作,千万不要闭门造车,我告诉你,就算你是创新的天才,你也要去充分的吸收创新的元素,就算是苹果的乔布斯,就算是特斯拉的马斯克,创新都是基于开发的生态和内外部各种要素,具体你要自己体会,比如美的集团与德国库卡机器人成立联合实验室,将家电制造的柔性生产需求与库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结合,开发出全球首条家电智能装配线,通过引入外部技术基因,美的将冰箱生产线的自动化率从45%提升至82%,这种技术联姻模式,使企业既能吸收外部创新成果,又能保持自身在供应链和市场渠道上的核心优势,这类案例数不胜数,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的创新环节去深入研究。
然后是什么呢,就是以用户痛点、市场需求痛点来反推倒闭创新突破,所有的创新都要回归的客户需求和体验层面,往往闭门造车的时候,会陷入自我思维的漩涡中出不来,但是答案往往在现场,在客户需求的第一线,只要你和客户待在一起,真正读懂客户的痛点,就能描述清楚产品服务真正的痛点和难点,就能找到创新突破的方向。
比如华熙生物一把手协同护肤品业务团队攻克难点的案例,她扑到一线亲自参与用户调研,发现年轻消费者对“成分党”需求强烈,然后牵头组建用户共创小组,邀请美妆博主、成分专家与研发团队共同开发“玻尿酸次抛精华”,通过成分解析+场景测试+口碑裂变策略,使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了15亿元,成功打造出行业爆款。
当然这类通过创新策略最终攻克关键环节痛点难点的案例非常多,比如依靠竞品对标的反向工程来实现创新突破,依靠内部建立试错机制的方式实现创新突破等等。
战略落地的关键是管理层要跳出管理的迷思,扑到业务发展的第一线,成为业务创新破局引擎的点火器,协同团队共同完成关键业务环节难点痛点的创新突破,完成策略打法对战略意图的实现,以开放的心态、以攻坚克难的态度,真正意义上推动业务的进步和发展,这其实就是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战略落地最基本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