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端州区下足绣花功夫 讲好老城区新故事
更新时间:2025-08-05 00:56 浏览量:1
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7月中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再度召开,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重点任务,要求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让城市更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
当前端州区正以“品位端州”城市提升行动为牵引,聚力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综合实力、优化城市治理,让主城区、老城区持续焕发岭南名城新光彩。
用心讲好端城故事
“周六戏台”,好戏连台。今年6月底起,端州区在宋城墙上、披云楼前推出“周六戏台”主题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游客在历史与艺术交织的时空里,感受文化与生活相融交织的独特韵味。
端州区有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过去几年,端州区从赓续城市文脉出发,深挖端砚文化、包公文化、广府文化等资源,有机融入城市更新改造、街区活化利用、城市建筑焕新,有序实施府前路、豪居路、阅江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同时加快推进两广总督府史迹陈列馆、刘峻周茶文化体验馆等散点式博物馆建设运营,围绕擦亮“中国砚都”金字招牌,推进端砚碑林馆等端砚文化村重点设施建设,将一个个历史人文空间载体活化为公共文化空间、消费新场景和传统技艺传承场所,讲好老城区新故事。
按照功能复合化、设计轻量化、需求导向化要求,以及学习借鉴四川成都用微更新盘活城市死角、把边角料变成“金角银边”的经验做法,端州区重点选取桥下、街旁、屋顶、滨水等城市剩余空间,逐步改造成全龄运动公园、花艺工坊、儿童乐园等设施,同时选取街巷高宽比肌理较好的道路,逐步孵化咖啡屋、格调餐厅、手工DIY店等临街商铺,打造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场景空间,持续挖掘城市隐藏宝藏,焕发城市新活力。
在空间重塑中找增量
位于星湖大道旁的乐聚创意园,曾是一片低效杂乱的老旧厂区。近年来,端州区石牌社区牢牢抓住“百千万工程”实施机遇,巧妙运用“旧厂活化+文旅赋能”策略,对其管理的乐聚创意园进行改造升级。如今,该园区已发展成为一家低密度园林式的创意园,吸引超过30家商家入驻,涵盖了餐饮、文创、民宿等多个业态。
聚焦业态导入、功能提升、改旧用闲,端州区不断在空间重塑中找增量。围绕“东城西产中旅游”,端州区持续优化城市空间、产业、功能、人才规划:东片区发展都市型经济,推动总部经济、科技金融等产业和人才集聚,建设未来社区;西片区定位为新型工业化主战场,以风华高科为原点,盘活存量低效工业用地和闲置商住用地,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城区中部升级为文旅产业核心载体,启动星湖大道沿线文商旅活力轴的策划设计,着力打造端城出圈出彩的核心载体。
今年6月,端州和高要签订产业协作区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端州双龙省级经开区与高要小湘镇共建产业协作板块,旨在解决端州的“空间之困”与高要的“失衡之痛”,推动双方加速从“隔水相望”向“跨江融合”迈进。
按照产业协作区建设思路,端州、高要探索建立起“飞地经济模式”,实现共建园区、共同招商、共享收益,同时持续实施“筑巢行动”,集中精力把双龙省级经开区配套好、建设好,通过规划修编腾出更多产业用地,完善人才公寓、邻里中心等配套生产性服务设施。
提升城市韧性智慧水平
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端州区将城区作为有机生命体去系统谋划,通过可操作、能见效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路径,不断提升治理效能,让城市更加智慧、更有韧性。
近年来,端州区着力推动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基层下沉,推进政务服务、城市运行、公共服务高效运行,用好“接诉即办”、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快速响应、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当前,端州区正科学编制“十五五”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选取条件较为成熟的片区先行启动更新改造,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有序推进改造老旧街区、小区、城中村、管线改造升级,同时整合区有关设施及数据资源,构建“城市智慧大脑”,提升治理智能化、应急快速化、决策科学化水平。
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端州区创新构建党建引领搭台、群众唱主角、社会共参与治理模式,逐步推广“村改居”社区人居环境动力机制改革、出头社区“五日制”基层自治、岩前社区“大物业+城市大管家”全域服务治理等做法,持续激发多元共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