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本科第二次征集志愿录取分数公布,依然有学校没有招满
更新时间:2025-08-04 08:37 浏览量:1
民办本科降分都招不满人,湖南考生的志愿填报焦虑直接照出高教资源错配的残酷现实。
今年本科二次征集志愿结束后,北上广民办高校和本地预科班、三本院校仍有大量空缺,部分院校甚至把分数线砍到390分还填不满坑。
这哪里是学生挑学校,分明是民办院校和冷门专业在招生市场被公开处刑。
细看这些滞销专业,要么是动辄三四万学费的民办商科,要么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要么就是预科班这种需要多读一年的特殊通道。
去年河南二本征集志愿出现6万个缺额时,大家还当是偶然现象,今年湖南直接把剧本重演了一遍。
考生宁愿去专科热门专业,也不想被高价学费和未知就业前景绑架,这种用脚投票的姿势够狠。
北京某民办高校在湖南投放的市场营销专业,四年光学费就能在县城付个首付,学生毕业发现就业市场只认985文凭,这种买卖谁肯做?
教育部门年年喊均衡发展,可资源倾斜永远追不上考生用志愿填报划出的鄙视链。
长沙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年年爆满,护理学却要靠降分续命,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都能划出阶级鸿沟。
更魔幻的是少数民族预科班都开始滞销,可见现在考生算账算得多精——多读一年书的机会成本,抵不过直接就业的时间红利。
这届年轻人早就不吃“学历镀金”那套虚的了。
看着民办院校在征集志愿里卑微降分,倒让人想起菜市场傍晚打折的绿叶菜。
但教育不该是清库存的买卖,考生谨慎选择背后,戳破的是某些高校躺着收钱的教育泡沫。
与其年年上演降分求生的戏码,不如把校企合作、专业优化这些硬功夫做扎实。
毕竟现在连专科院校都在搞产教融合基地,民办本科再端着架子混日子,早晚被拖进招生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