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眼中的“少林功夫”
更新时间:2025-07-30 04:58 浏览量:1
我们常听说“天下功夫出少林”,是不是少林功夫天下第一呢?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中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少林功夫只是其中一支。只不过,大家受一些新派小说,或者影视文化的影响,对少林功夫产生的一种错觉。
虽然说,少林寺始建之初,就有僧人习武的传统,但是,少林寺历史上数次焚毁,败落还是给少林文化的传承带来极大挑战。
少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为印度高僧跋陀在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主要是传授佛法,翻译佛经。跋陀有两位弟子僧稠、慧光,都是当时的武林高手,于是在当时,少林寺就有了习武的雏形。
虽然历史上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电影《少林寺》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一时期,但是,少林功夫成体系的记载发生在宋代。据《少林拳谱》记载,福居方丈邀请十八家武师入寺交流,整合成武术流派,形成独特的少林功夫的基础体系。到了明代,少林武僧参与沿海战事,也使少林功夫声名远播。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少林寺》拍摄的时候,少林寺早已破败不堪,电影中的大部分镜头也都是其他地方拼凑来的,而且李连杰的功夫也不是所谓的少林功夫。少林寺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山焚毁之后,就处于荒废状态,哪里还有什么武学传承呢!
年仅16岁的释永信也是这时候来到少林寺的,本来是为讨口饭吃,顺便学点功夫,来了一看,差点儿要回去。谁知时世造化,经过一番操作,释永信竟成了少林寺第三十任方丈。
说真的,你们有谁见过释永信的少林功夫?没有吧!因为他也不会。大家所熟知的什么童子功、七十二绝技有多少真实性,可想而知!但是,释永信的功劳就在于,他把散落各地所谓的“少林功夫”捡起来了,借助文化发展的东风,聚拢各方资源,短短的十来年,就打响了“少林功夫”这一金字招牌,名扬海内外,真的实现了少林武学的文化复兴,至少表面看是这样。
接下来,依靠“少林功夫”,释永信打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7月26日,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刑律,长期与多名女子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一纸通报让释永信及少林寺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坊间关于释永信的传闻很多,虽然如此,少林寺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少林功夫”蜚声海内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少林寺历经多次重建和修缮,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到此打卡旅游,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