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大和尚的罪,快四十年了,可不是男女关系问题那么简单
更新时间:2025-07-29 00:16 浏览量:1
姜文的新片《你行!你上!》被骂惨了。
但是,他让雷佳音饰演的二叔,像是开了天眼一样。
雷佳音用蹩脚的“少林功夫”拍了郎朗快要散架的钢琴,拔起了一颗钢钉。
当时还没有明白,姜文这是“唱得哪出戏”,为什么要插一段“少林功夫”在里面。
记得雷佳音说,他逃学去的少林寺,被父亲追着打,后来一事无成,只会这一“巴掌”。
原来,姜文在讽刺上世纪末,全国兴起的学“少林功夫热”,有多少学生就这样荒废了学业。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释永信。
从姜文的电影到释永信被抓,“贪僧”罪行被公布,却没有大快人心的感觉。
一个少林寺住持,用在位近几十年的时间,向天下人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不管他会不是少林功夫,会不会叠罗汉,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又贼又贪的“花和尚”。
早些年,他说自己是一个慈悲为怀的僧人,一心无所求,只是为了中国少林寺的发扬光大。
最终,他以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奖金、寺院资产等多种罪行被逮捕。
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花和尚”,没有尽一个做僧人的最应该遵守的本分。
他被举报,也被查出“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 ,并育有私生子。”
而这样的举报,十几年前就有,但是一纸公文,宣布举报之事为“此虚乌有”。
如果十几年前,他能“顺利被揪出”也只能算是一个“癞瓜”,打掉就“完事”了。
最多是被溅到一身“癞水”。
但是,今天他的罪行被“板上钉钉”,再次被以结果的形式公布了出来。
此时,老百姓更感觉看到的是一个“毒疮”,被催熟了,瓜熟蒂落了,才被摘下。
这个“毒液”被挤破时,就感觉飞溅了整个屏幕,有些话如鲠在喉。
从一个小苗长到“癞瓜”,再变成一个大“毒疮”,花了近四十年。
提起释永信,相信很多人还是会觉得有些陌生。
他其貌不扬,19岁进庙拜师,22岁就做上了主管的岗位,随后就正式接管住持工作。
他一做,就是近四十年。
从表面上看,他的确为寺庙做了不少贡献,让少林寺这个品牌很“吃香”。
像是带领少林寺众僧人,合作拍摄了电影《少林寺》,当年是一元钱的票价,硬是卖了1个多亿。
他看到了流量带来的利润,也看到了培养出众多能代表少林功夫的“打星”,是寺院赚钱赚名的方式。
让他最先出名的是,他收了童星释小龙,后来“打星”王宝强,也成了他的“关门弟子”。
但是除了他们,全国每年还有很多这样的男孩和女孩慕名而来。
几十年间,这些弟子的学费就非常可观,但是这些孩子为了成名,却荒废了学业。
收徒弟只是他赚钱,扬名立万的一种途径。
他通过合拍电影、做武术交流、开办文旅和食品公司、开展展览展示服务……
总之,你能想到的与少林寺品牌有关的行业,他早就想到了。
甚至,不搭边的业务,他也想到了。
与其说他是一个住持,不如说他是一个商人。
或者说,他的背后有高人,有人给他出谋划策,打着“少林寺”的名号,到处敛财。
而那些年风光无限的少林寺,背后也像很多国家企业一样,存在着大量的财产侵占与流失现象。
别看释永信的名字里有“信”这个字,他的一生却都是谎言与贪婪。
十年前,他的徒弟因为与其“分赃不均”,两人闹掰了,被逐出师门。
于是,这个本来就满嘴是“油”的徒弟,就站出来举报自己师傅。
但是,这一声吼,却炮轰出来30个同门师兄为师父“含冤”。
他们一起做证,说是这个师兄恶人先告状,诬陷他们的好师父。
调查小组也发出公告,说举报就是诬陷,与事实不符。
后来,就没有什么后来。
十几年后,释永信终于被彻底调查了,通报也出来了。
但是,我们没有“大快人心”的感觉。
少林寺,因为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在血腥的江湖里,一直还算保留着一份清风与正统。
尽管,金庸也写了像虚竹父亲,玄慈长老那样的“花和尚”。
但是,人们还是对少林正统保存着敬意。
后来的电影,景区的开放,很多人都近距离地看过少林寺。
江南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少林寺,不是江南古刹,却比那484座寺庙还有名气。
但是,一颗长了40年的“毒疮”的曝光,给这座千年古刹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财,为女人,为名,为利,释永信就没有“为过”这座古寺。
最后,我们都想问一句,十年前的“癞瓜”是怎么回事?
如果早点打掉“癞瓜”,还会有今天的大“毒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