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释永信的反噬或许早有预兆,他对少林寺的功劳最大,却错在世俗化

更新时间:2025-07-28 22:19  浏览量:1

[浮云]释永信被捕,大量媒体争相报道,仅仅是两天时间热度就盖过了娃哈哈,可见释永信一案影响巨大。

这也是世俗的人们对佛教信仰的一次审核,将少林寺打造成一个商业品牌,释永信确实给少林寺带来不少好处,但这不代表是对的。

释永信这次会不会受到惩罚?为什么说他错在世俗化?

“释永信被带走”被官方报道,一时之间无数人开始参与到讨论过程中,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释永信这个佛门“CEO”的名头实在太大了,不过现在也真是应该想一个问题,释永信如佛到底是渡人还是渡己?是功德圆满,还是身陷囹圄?

别看今天少林寺金碧辉煌,过往游客人满为患,可如果把时光倒退三四十年,那才叫一个惨淡,释永信那时候还是个年轻和尚时,他眼里的少林是屋顶漏雨的殿宇、是蛛网蒙尘的佛像、是连僧袍都洗得发白的师兄弟。

温饱是比修行更迫切的难题,手里捧着的是千年传承的无价之宝,可这宝贝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眼睁睁看着祖宗的基业在风雨里飘摇,是守着“清净”二字慢慢烂掉,还是放下身段先让大家活下去?

这问题对于当时的僧人来讲答案应该只有一个,毕竟清贫才是一直以来他们坚守的东西,走后者那必将备受争议,而且还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你可以赚的盆满钵满,赌输了就连佛家仅剩的那点“残羹剩饭”也会败坏,只是成功是属于勇敢者的。

释永信的路子野得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少林功夫这块金字招牌从深山里带出来,把旧信仰变成一种新文化,办武校,收弟子,让成千上万的孩子用青春的呐喊打破古寺的沉寂。

组武僧团全世界巡演,让金发碧眼的观众看得目瞪口呆,掌声雷动的同时少林寺的名声也彻底打响了,少林功夫成了比熊猫和长城更有“中国感”的代表,这只是第一步,他敏锐地嗅到了“品牌”的价值。

之后他抢注了“少林寺”这个千年商标,把它变成了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商业IP,禅修、医药、食品、文创,只要是你能想到的他几乎都做了,他甚至亲自下场,用自己的热度圈粉,成为大网红,成为行走的少林寺代言人。

在他身后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拔地而起,十几家公司盘根错节,他则是那个最大的股东,钱来了就能把破败的殿宇修葺一新,就能把珍贵的经卷被数字化存档,就能把寺庙周围的荒山变回绿水青山。

钱是好东西但也是一剂猛药,钱给少林寺带来的副作用极大,少林寺的商业版图越扩越大,质疑和骂声也随之而来,“CEO方丈”,这个称呼本身就充满了讽刺意味,人们开始发现这片本该清净的佛门圣地,铜臭味甚至比尘世还要旺。

几百块一包的“高香”,上百元一盏的莲花灯,想在佛前多跪一会儿?好位置明码标价,就连招聘门槛,据说都是研究生起步,和尚开豪车、用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这是僧人应该拥有的配置吗?

互联网把这些细节一一放大,普通信众不干了,原来自己给“佛祖”的祈愿,全都进了这些僧人的兜里,功德箱变成了验钞机,佛光也就有了价码,信仰在这里成了一门可以讨价还价的生意,释永信怎么可能有好名头?

商业化只是释永信的一面,围绕着释永信本人的花边新闻和举报是另一面,而且是直接撕开了他“得道高僧”的面具,包养学生、海外有私生子、持有双重户口、贪污寺庙公款,2015年那场声势浩大的实名举报闹得沸沸扬扬。

尽管官方调查最终没有给出明确的定罪,但那些疑云从未真正散去,就连他身上那件被传价值18万的名牌袈裟,都成了公众眼中实打实的证据,他毕竟是肉体凡胎,当一个人一只脚踏在佛门之内,另一只脚却深深地踩进名利场这个大染缸里,被反噬几乎是一种宿命。

金钱、权力和欲望是人性的试金石,佛祖面前众生平等,就连方丈也不例外,这反噬不仅来自人性的弱点,更来自那个因他而生的庞大而复杂的利益集团,蛋糕做大了想分的人自然就多了。

不是渡人而是渡劫

平心而论,寺庙“搞钱”自古有之,唐朝的和尚放高利贷、宋朝的僧人开茶馆搞旅游,哪个朝代的高僧大德不需要处理柴米油盐的俗事?所以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一样的僧人,只是这一次释永信做的太大了。

真正的传统究竟是躺在博物馆里一成不变的标本,还是能够在时代洪流中不断调整姿态的活物?这个问题需要一个答案,但是不能光站在信仰的角度或者站在世俗的角度来批判,释永信确实用商业化的手段,让少林寺“活”了下来,而且活得相当滋润。

大雄宝殿的佛像依旧庄严,僧人的早课晚钟依旧准时,变的只是它学会了用直播、用文创、用现代人听得懂的语言,跟世俗打交道,可问题是这条路走到今天,是不是走得太远了?我们这个时代真的需要一个开公司、拿地皮、精通资本运作的方丈吗?

释永信的功与过、是非与对错,法律会给出它的裁决,而对于我们这些局外的看客,终究是看客,不管释永信最后结果如何,少林寺的钟声,依然会在清晨响起,只是这掺杂了太多铜臭味的信仰,还真的能被叫做信仰吗?

信息来源: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