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 67岁我才明白人老了根本不需要养老,只需要这样做
更新时间:2025-07-25 02:34 浏览量:1
活到六十七岁,我才算真正想通:养老这回事,其实根本不必提前焦虑,过好当下才是最实在的答案。
年轻时看到网上人七嘴八舌聊养老,不少人嚷嚷着不用规划,一开始我还琢磨是不是太消极了。
琢磨久了,我发现确实靠谱,生命这趟车随时可能急转弯,谁保证能安安稳稳驶到终点站呢?
整天替自己担忧“老了没人管咋办”或者“钱不够花”这种远虑,其实就跟抱着被子在太阳底下自找没趣一样,不如痛痛快快享受眼下的阳光。
我那个老表哥就是个活例子,儿子在美国定居小十年了,街坊邻居总一副热心肠劝他:“儿子这么远,真等你老到动不了,谁给你端茶倒水啊?”
你猜表哥咋说?他咧嘴一笑:“摔倒了自个儿爬起来,接着乐乐呵呵过,要真爬不动了,那是命到头了,没啥好怕的。”
他还总叨叨,孩子孝顺不孝顺,不是看距离,是看心在不在你这儿。
心里没你这个人,就算杵在眼前也是块冰疙瘩,冷得你心发颤。
真心系着你,天边海角都能飞回来,那种惦记不用催自个儿就会来。
他这套豁达法儿,我越品越有滋味,干脆学着顺其自然,省得整天神经紧绷。
我自己现在也彻底甩开养老焦虑了,说白了,老就是换种活法儿,没什么大不了。
钱包鼓就尝点新鲜玩意儿,一盘清蒸鱼片配碗热粥,能美到心坎里。
钱袋不宽裕更简单,窝在家里煮碗番茄鸡蛋面,撒点葱花也香得直咂嘴,吃得饱穿得暖就是福气。
存款厚了就出去走走,前阵子我攒点零钱跑城里公园溜达一圈,看看花鸟都觉得自在。
手头紧照样乐呵,搬到阳台晒太阳逗逗小孙子种的小多肉,一盆盆绿油油的比啥都顺眼。
每天我都当成是老天爷赏的最后一天过,该笑就笑,该玩就玩,少留点后悔劲儿。
身边不少老伙伴儿天天念叨着:“不存够五百万哪敢想养老的事呀,日子太贵了。”
我听着就摇头,钱这玩意儿真不是什么万能钥匙。
街对面张老头儿就是个惨教训,手里攥着几套房,儿女争来争去气得他高血压犯了三次,躺床上啥也吃不下,活成个闷罐子。
还有村东头的李大妈,攒了一辈子钱,结果痛风发作脚肿得下不来床,天天对着窗子发呆,再多的钞票也买不来开心一刻。
养老真正较劲的不是钱多少,是自个儿那颗心别折腾歪了。
身子骨硬朗不硬朗、心态放不放得开才是硬功夫。
人早晚都得老,这就像树叶子黄了掉地一样,天经地义的事有啥好愁的?
趁着现在腿脚还算利索、胃口还香得很,该吃就大口吃,该溜达就迈开腿儿去广场扭一段。
别跟自己过不去,睡个安稳觉比啥都值,半夜醒了也别胡思乱想,数数羊接着躺下。
没事儿少跟人扯闲话较真,那家孩子考了多少分、谁家买了新车,攀来比去纯属给自己添堵。
日子就是给自己活着的嘛,过好了今天这场戏,明天就算有风雨也压不垮你。
养老的答案其实特简单,它就藏在每天醒来的那个清早和落日的那个黄傍晚里。
比如早起煮一碗热腾腾的粥,慢慢吃完再去花园浇浇水,别图快,享受那份清闲劲。
晚上躺床上琢磨琢磨今天的乐事,也许是孙子给画了张涂鸦画,乐呵着就睡熟了。
把每一个日子都踏踏实实弄明白,明天差不到哪儿去,日子就这样一砖一瓦垒成了安心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