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净老人:真正修行人要在这里注意、要在这里下功夫!

更新时间:2025-07-26 07:02  浏览量:1

真正修行人要在这里注意、要在这里下功夫。人生苦短,要晓得我们这个世间名闻利养、种种富贵,都是过眼云烟,都是梦幻泡影。如果你真正能把世缘放下,念念希望往生极乐-世界,那你就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

——净老人

这番觉悟之言,如晨钟暮鼓,敲醒沉溺于幻境中的迷梦者。

世人常叹“人生苦短”,却鲜少追问:这“短”暂的一生,我们究竟在为何奔忙?

是将心血倾注于《金刚经》所言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尘劳上,还是投向那“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清净彼岸?

“过眼云烟”与“梦幻泡影”,非是消极的喟叹,而是对宇宙人生实相的深刻洞察。

世尊在《法华经》中以“火宅喻”警示众生:我们所贪恋的三界繁华,实如着火的宅院,危脆不安。

历代帝王将相,其赫赫威名、泼天富贵,终被雨打风吹去,徒留史册几行墨迹,印证着《红楼梦》那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苍凉。


执着于此,如同孩童紧握流沙,攥得越紧,流失越快。老子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过度的外求与占有,恰恰遮蔽了本心的光明,令灵魂迷失方向。

“放下世缘”,绝非冷漠避世,而是勘破幻象后的智慧抉择。 这“放下”,是放下对名利的贪着,放下对得失的计较,放下对情爱的黏缠,放下对“我所有”的坚固执念。

如同弘一大师李叔同,从繁华归于平淡,由绚烂步入庄严。这并非否定责任与担当,而是将心从“我执”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以更超然、更清净、更慈悲的心量去行世间事。


正如《维摩诘经》所示,真正的pusa行,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在尘世中觉悟,在觉悟中利他。放下的是枷锁,提起的是自在与菩提心。

“念念希望往生极乐”,是觉悟者确立的生命终极航向。 这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生命无限潜能的最高追求,对永恒安乐最真挚的向往。如同智者舍弃朽坏的舟筏,坚定地登上了能渡越生死苦海的坚固宝船。阿弥陀fo的四十八大愿,为众生构建了一条仰仗fo力的殊胜解脱之道。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字至为关键。 净宗祖师印光大师开示:“念fo求生西方,须具真信切愿。” 这“念念希望”,就是切愿的体现,是将整个生命的方向盘转向净土。

它不是临终一刻的临时抱fo脚,而是贯穿日常的、如呼吸般自然的忆fo念fo,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功夫。念念如此,心光便与佛光相应,烦恼渐消,道业日增。

“真正觉悟的人”,其觉悟正体现在这“放下”与“提起”的智慧转换上。 他看透了世间法的无常、苦、空、无我,不再被幻相所欺瞒,故能勇敢放下;他认清了fo法的真常、极乐、清净、庄严,生起无伪的信心与恳切的愿心,故能欢喜提起。


孔子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对于觉悟者而言,闻得净土法门,确立了往生大愿,便是找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即便身处红尘,心已安住莲邦。

其言行举止,自然流露出一种看破后的从容、放下后的轻安、愿生后的笃定。正如《fo说无量寿经》所赞:“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净老此语,实乃对沉沦生死苦海众生的一剂醒世良方。

它点明了修行的着力点——“注意”、“下功夫”于看破、放下、发愿求生。

人生百年,电光石火。

是继续在梦幻泡影中追逐不休,耗尽这难得的暇满人身?

还是幡然醒悟,效法古德先贤,“将此深心奉尘刹”,以信愿持名之舟,驶向那究竟安乐的极乐彼岸?

真正的智者,会选择后者。

因为他深知:放下的是短暂虚妄的枷锁,提起的是永恒真实的解脱;舍掉的是梦幻泡影的沉重,获得的是莲邦净土的清凉。

这,才是生命最值得奔赴的壮丽航程。

诚如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所警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当此念一起,觉悟之光,已然穿透迷云,照亮心田。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