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国企降本增效,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吗?

更新时间:2025-03-12 05:02  浏览量:10

说到"降本增效"这四个字,我想问问那些满脸严肃的领导们:你们真的想好了吗?

国企的降本增效像极了减肥中的胖子,嘴上说着要管住嘴迈开腿,实际上却只是把三餐换成了代餐粉,然后继续躺着刷手机。表面功夫做足了,本质一点没变。

我见过太多次这样的闹剧:领导一拍桌子,全公司开始抖三抖。

"今年必须降本增效!"大领导铿锵有力地喊。于是一道红头文件从总部传到基层,再传到每个角落。

然后呢?

食堂的肉少了,菜稀了,员工排队打饭的时候能清楚看见锅底。

办公室的纸巾从双层变单层,冬天的暖气从"热得脱外套"变成了"冷得想穿棉袄"。

印着"节约用水"的标语贴在洗手间的墙上,水龙头却因为省钱买了劣质品而日夜"滴答滴答"地漏水。

这就是国企式的降本增效:只会在员工福利上精打细算,却舍得在面子工程上挥金如土。

公司年会取消了,理由是"厉行节约";可是接待上级的晚宴,桌上的茅台照样"咕咚咕咚"地往下灌。

出差的标准降了,员工挤经济舱,住如家快捷;领导团出访,商务舱座椅舒适,五星级酒店温馨如家。

这哪是什么降本增效?这分明是"节流不开源"的耍把戏。

真正的降本增效应该像手术刀,直指病灶;而不是像推土机,见啥推啥。

可惜啊,国企领导们似乎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发起"降本增效",就像小学生学下棋,只会"杀子",不会"布局"。

他们喜欢这样算账:裁员100人,每人年薪10万,一年省下1000万!成绩斐然!可他们从不算这笔账:剩下的人干着1.5个人的活,拿着0.8个人的工资,怎么可能有好心情做好工作?

员工们在茶水间悄悄议论:就这么个活法,怎么可能有激情?

效率低下的会议照开不误,冗长的审批流程一个不少,严丝合缝的部门墙越砌越高。真正该"优化"的地方,无人敢碰。

最讽刺的是,国企里的降本增效往往伴随着更多的表格和会议。

为了证明自己在认真"降本",各部门忙着填表、做PPT、开总结会、拍照留念。一场本应节约成本的行动,反而创造了新的内耗。

你问效果如何?

业绩没提升,员工积极性倒是"提升"了——提升到了辞职的境界。

有能力的人走了,因为他们不愿意为领导的政绩工程买单;留下来的人摸鱼了,因为他们知道再努力也换不来合理的回报。

这就是国企降本增效的魔幻现实主义:表面上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实际上是一场自欺欺人的哑剧。

国企的降本增效就像治疗感冒,非要用开颅手术的方式——用力过猛,方向不对。

记得那个笑话吗?一个人在路灯下找钥匙,有人问他是不是在这里丢的,他说不是,是在黑暗处丢的,但路灯下好找。

国企的降本增效,不就是这样吗?真正的问题在于体制机制的僵化、创新动力的缺失、市场反应的迟钝,可领导们偏偏只盯着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员工的盒饭和厕纸。

降本增效不是魔法棒,挥一挥就能让企业焕发生机。它需要智慧,需要勇气,更需要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思考。

真正的降本增效,应该是去除冗余的流程,砍掉无谓的会议,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用技术创新提升效率,用管理创新激活组织。

可惜,大多数国企的领导,宁愿在食堂的肉里省钱,也不愿意在自己的思维里革命。

国企的降本增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答案很简单:如果预期是让员工更不满、更消极、更想离职,那它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如果预期是让企业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更有未来,那恐怕只能说:路还长,坑更深。

别等到市场的棍子打在头上了,才发现降本增效的方向走偏了。

到那时,省下的那点钱,可填不上亏损的大窟窿。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