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瑜:传统太极拳的核心与出路
更新时间:2025-07-14 10:52 浏览量:1
传统太极拳的一切动作和原则都是建立在道家阴阳哲学思想根基上,如强调动静开合、虚实变化,刚柔相济的动态平衡中相互转化。
太极拳本质为技击防卫,运用太极思想以柔克刚,通过听劲化劲等技巧制胜。其核心在于独特的太极内劲,非局部肌肉力,而是全身整合的松柔力量。动作呈弧形螺旋,有效化解外力并高效发力。
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追求灵活贯通的太极内劲。其终极目标为养生健体、防病延年,同时修身养性,提升心理素质和精神境界,具有重大社会价值。
当前太极拳真功夫的失传,主要原因是时代变迁与功能转型, 现代社会人们对格斗技能的需求急剧下降,身心健康是大多数人的追求目标。
为了适应广泛的群众需求,国家导向体育化健身化巳成为趋势,训练重点和方法发生了巨大转变,套路表演化、标准化成为主流,而对抗性训练的推手、散手被弱化甚至放弃,导致绝大多数练习者只练“形”,不练“用”,更缺乏实战对抗检验,训练体系的简化,劲力训练的缺失。
真正的“功夫”需要长期、艰苦、系统性地训练、还需要明师指点、正确的方法和大量的时间投入,而这部分高难度内容却被简化弃之。
真功夫”必须在对抗中检验和提升。传统的推手训练是太极拳走向实战的桥梁,而进阶的散手训练更是必不可少。
但现代练习中,推手往往流于形式或变成较力的游戏,真正的接近实战的对抗训练非常罕见,没有实战压力,技术就无法精进和验证。
对站桩、单操、身法步法等基本功的忽视也是原因之一,而这些正是培养真功夫”的基石。
商业化和表演化的冲击,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假大师假专家泛滥成灾,出现虚假宣传,虚假表演,严重损害了传统太极拳的声誉,
这些现象偏离了太极拳原本追求技击和养生原则,造成传承的困难与失真。 明师难寻,真传难得:真正掌握太极拳核心技击技艺的老师傅越来越少,能够坚持下来的传承人也越来越少。
当代太极拳的出路在于继续挖掘继承保留内核基础上结合现代需求进行创新。
——武医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