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医”线有绝技④:从“卡喉”到“畅食”,高精尖功夫打破吞咽困局

更新时间:2025-07-11 20:43  浏览量: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周瑾容 吴心怡)好不容易从突如其来的脑干出血后恢复过来,40多岁的湘西汉子老李却面临着无法经口进食的困境。这个曾经大口喝酒吃肉的汉子,如今连一滴水都无法下咽,全靠冰冷的鼻饲管维系营养支持,陷入重度焦虑、抑郁状态。家人见状,将他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二病区。

仅仅7天,老李吞咽困境得到有效解决,顺利拔除鼻饲管,重新畅享舌尖上进食的愉悦。老李从“卡喉”到“畅食”,得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二病区主任吴亚岑带领的吞咽康复团队苦修的独门绝技——一套专为打破吞咽障碍困境而生的高精尖功夫。

喉间“隐形炸弹” 沉默的杀手远比想象猖獗

在吴亚岑的诊室里,挤满了像老李一样被“卡喉”的患者。

吞咽障碍是由于人体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的结构、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的过程。“除脑卒中患者以外,九成以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会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到了终末期几乎是100%。”吴亚岑介绍,超半数以上头颈部肿瘤术后或放化疗患者,在放疗期间与放疗后会导致吞咽功能受损,吞咽相关肌肉出现水肿、纤维化,舌部力量受损,张口功能受限,引起吞咽运动减少甚至停止;即便是看似健康的普通老人,吞咽功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退化。

“无评估,无治疗。” 吴亚岑反复强调评估的重要性,她带领的团队手握国内顶尖的“侦查利器”:喉镜实时 “直播” 食物吞咽的动态;吞咽造影检查清晰勾勒食物从口到胃的艰险旅程;高分辨率咽腔测压用于捕捉咽喉肌肉每一丝力量的薄弱点;近红外、PET-CT脑功能评估直指吞咽指令的“司令部”,探寻大脑网络损伤的深浅与根源。这套精密“探照灯”为后续精准治疗铺就基石,大大提高诊疗效率,精控诊疗成本。

“多兵种”集结与攻坚利器破壁

面对复杂棘手的病例,吴亚岑团队充分整合优势医疗资源,打造多学科协作(MDT)团队,为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全程管理提质增效,从而推动治疗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吞咽专科医生、治疗师、护士组成核心突击手,呼吸治疗师守护气道生命线,营养师精心调配“通关粮草”,物理和作业治疗师专注功能重塑,耳鼻喉、口腔、消化、放射科专家随时提供精准支援。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一站式”精准作战,彻底终结了患者四处碰壁、治疗方案支离破碎的困境。

这支精英团队手握数把攻坚“利器”:肉毒素成为对抗吞咽障碍的关键武器——精准注射唾液腺可抑制口水过度分泌,松解痉挛的环咽肌则为食物打开通路;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负责对吞咽相关脑区进行精准靶向刺激,实现中枢与外周神经通路的联合调控;“改良导管球囊扩张术”等不断突破的原创技术,为患者提供有的放矢的治疗。

吴亚岑积极与中医科联动,引入针对吞咽障碍研发的特效针法,形成现代与传统康复手段的优势互补。兼具营养学和吞咽专科知识的护士,从病人入院首日即启动营养管理,精心调制兼具适宜性状与充足营养的特殊膳食,打通了营养支持的“最后一公里”。

重燃“食”光 精微之处的生命回响

技术的温度,在患者重绽的笑容里闪耀。在吴亚岑团队全力救治下,27岁中风患者的人生被“拉回正轨”。一位辗转多家医院一年半、近乎植物人状态的重症患者,18天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创造了远超家属预期的奇迹。

吴亚岑带领的这支平均年龄约30岁的年轻团队,用短短3年时间,使吞咽诊疗康复处于“全国前列”水平,学科成为华中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吞咽障碍康复专科培训基地。目前,她正全力推动建设集临床、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吞咽医学中心”。她带领团队化身“播种者”,为全院护士培训简易筛查方法,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早筛早诊率;她担当“扩音器”,参编吞咽康复领域多部专家共识,开办吞咽康复培训班,通过科普让“饮水呛咳、进食困难”成为公众熟知的危险信号,将吞咽康复的理念、技术播撒至更广阔的天地。

吴亚岑团队不仅为困于喉间枷锁的生命凿通滋养的通道,更致力于构筑坚实的“咽喉要塞”防线——让预防意识深入人心,让技术惠及基层,持续将“不可能”的叹息,改写为“重生”的传奇。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