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太极拳就应该摇头摆尾、扭扭晃晃,用身体打拳而不是用手脚
更新时间:2025-07-10 12:55 浏览量:1
本头条号《太极拳天下第一门》发布的太极拳视频,表面上看起来摇摇晃晃,其实却是在用身体打拳,而不是用手脚打拳。
很多网友看到本人的视频以后,不理解,甚至有的人热嘲冷讽。
今天这篇文章就详细的剖析此中的真意。
修炼太极拳的内功内劲就是功夫由表及里、由粗入精的过程。
也就是以手动、脚动开始,用意不用力,渐渐地由外入内,以手脚之动启动、唤醒身躯的自主运动。
也就是内劲、神气由手脚四梢向腰腹、脊背收敛,让脊背、腰腹渐渐生劲,自主地扭动起来。
太极拳拳论上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极柔软”就是身躯自主运动产生的“柔若无骨”的表现。
身躯的自主运动与手脚反向的二争之力,就是内劲,生于自身之内而不借助于外物,故称“内劲”。
既曰“内劲”,则能随心所欲,收发自如,能在走动之中发劲,这与那种定步发劲相比,二者可谓霄泥殊途。
劲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说的就是用身躯发劲、运劲武禹襄在太极拳拳论中还说了,“劲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
李亦畬又细化为“劲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
你仔细想想这一条劲路,起点在脚,终点到手,而中间的过程是不是全都是身躯在发劲、运劲?是不是身如游龙?是不是就应该摇头摆尾、扭扭晃晃?
如果身躯像一根木棍、一大块木板一样的僵硬,没有“极柔软”的功夫,身躯能发劲、运劲吗?
太极拳的由表及里、由粗入精,说到根本就是唤醒身体的活力,从尾巴骨到整个脊柱都能自主运动,这也就是易骨、易筋功夫追求的目标。
像杨氏太极拳标榜的中正安舒、立身中正,其实就是在用手脚打拳,身躯根本就不会自主运动与发劲。这距离由表及里、由粗入精,乃至于“表里精粗无不到”的功夫境界,根本就是遥遥无期的了。
最后再强调一遍,要学会用身体打拳而不是只用手脚打拳,才是太极拳的“门里拳法”,所以才敢于大声地喊出来“一年半载即可施之于身”。
那种只知用手脚打拳的人才会无可奈何地说出“十年不出门”那种不争气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