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老师傅蒋新成:一辈子“头”等事里见“顶”上功夫

更新时间:2025-08-05 11:37  浏览量:2

邵阳日报记者 伍洁

一把电推剪,一把剃须刀,一把毛发刷,一把弯折椅,这就是蒋新成60多年坚守“顶上功夫”,演绎精彩人生的道具。

8月1日,记者来到大祥区城西街道金家路口不足20平方米的蒋记理发店。店内装修十分简单,墙上一面老旧的镜子,另一边是一个铝盆改造成而的简易洗发装置。一切是那么的陈旧而简陋,却丝毫不影响生意,每天来这里理发的人都络绎不绝。

坚持开店六十载 奋斗不息树榜样

蒋新成正在给顾客理发

蒋新成是邵阳县五峰铺镇人,今年76岁。他家兄弟姐妹多,家境十分贫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蒋新成小学未毕业就辍学了,然后来到邵阳县塘渡口镇一家理发店当学徒。为了挣钱供养弟妹读书,1963年,学徒一年后他独自闯到永州开店理发,省吃俭用把挣到的钱大部分都寄给父母。

1991年,蒋新成关闭了在永州开了28年的理发店,回到邵阳市大祥区二纺机三号马路继续施展自己的手艺。2015年,三号马路拆迁改造,他随后搬迁到金家路口。

从永州回来后,小他两岁的妻子夏玉梅就一直默默地陪在他身边。两位古稀老人分工合作,老蒋负责理发,老夏负责给顾客洗发、打扫卫生和给毛巾消毒等工作。三十多年来,夫妻俩配合得非常默契,顾客对他们的服务也十分满意。

蒋新成妻子夏玉梅给顾客洗发

蒋新成和妻子都买了养老保险,两人每月有4000多元养老金,两个子女在外生活条件优越。他原本可以衣食无忧地在家安享晚年,可蒋新成却选择了继续开店理发。他说:“虽然现在吃穿不愁,但是在家里不能躺平,要给孙辈们树立勤俭持家的榜样。只要我身体健康还能做事,就要靠双手改善生活,无需子女来赡养我们,这就是我们老年人的精神价值所在。”

坚持十年不涨价 顾客逐渐成朋友

蒋新成正在给顾客理发

“从2015年起到现在,十年了,他家理发店没涨过价,还是8元钱,就算是春节也分文不涨。有时候正月里理发多给2元钱都会被老蒋退回来。”住在二纺机的81岁的夏先生说,他在老蒋店里理发已有30年,深有感触。

对此,蒋新成解释道:“来我这里理发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有些是独居老人和下岗职工,他们生活条件并不富裕。我每个月有固定养老金,没太大经济压力,所以这十年能做到坚决不涨价。”

蒋记理发店的顾客除了中老年群体,还有部分青年学生。由于技术娴熟,很多家庭为新生儿第一次剃胎毛都是慕名找他剃。“在给宝宝剃胎毛时,噪音不能太大,要选择儿童专用的理发器。其次剪发的时间最好是宝宝睡着时,以最短的时间搞定。剃完胎毛后,一定要注意对宝宝头皮的护理,轻柔擦干头皮后,再给宝宝的头皮擦上一层润肤油。”蒋新成有声有色地给别人介绍他剃胎毛的经验。

住在湘印机家属区的老杨是一名独居老人,也是老蒋的常客,心情不好时总会来老蒋店里聊天,老蒋经常一边理发一边幽默地开导他。老杨也常将自己种的蔬菜和钓的鱼送到店里请老蒋品尝。邵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退休职工胡先生因理发与老蒋结缘,两人已成为20多年的好友,平常来往密切,生日时都一起聚餐。

背着工具上门理发 为卧床老人服务

不少顾客在蒋新成店里剪了几十年头发,剪出了感情和信任。有位老人因生病卧床不能出门,经常委托家人邀请老蒋上门为其理发。老蒋每次接到这种特殊的邀请,都会放下店里生意,背着工具箱上门服务。老蒋一边给老人理发,一边陪老人聊天,老人时常发出开心的笑声。“自从我爸爸生病后,我就没看到他笑过,蒋叔叔来家里帮他理发才看到他久违的笑容。”老人的女儿李女士回忆道。

这些年,老蒋也时常会接到一些上门给弥留之际的老人理发、刮胡子的特殊请求。有些朋友劝他别去,但老蒋认为,这是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也能帮助老人完成临终遗愿,千万不能辜负。去年10月,彭女士在完成父亲葬礼的第二天,就专程买了礼物送到老蒋店里,以感谢老蒋多年来为她父亲提供的服务。

2023年冬天,蒋新成受家属委托,背着工具箱来到二纺机徐老家。那时候,医生已给徐老下了病危通知书,徐老放弃治疗在家静躺。老蒋看到徐老消瘦的身材,一边理发一边安慰他。徐老感动地说:“老蒋,今天应该是你最后一次给我理发了,我快要走了,你要好好保重。”临别时,蒋新成强忍泪水和徐老相拥道别。

“每次看到老顾客离别时紧紧拉着我的手迟迟不肯松开,我真的有万般不舍。没想到,这次上门理发会成为我为他理的最后一次发……”说到这里,老蒋眼眶湿润。

往事一幕幕在眼前浮现,蒋新成心潮激荡,情不自禁地倾吐心声:“只要我身体还能自理,我就会继续开店理发。因为热爱这行,也放不下这么多熟客。能帮助他人‘改头换面’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记者手记:

76岁的老人蒋新成坚持理发63年,在他身上体现了老一辈人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他在古稀之年退而不休,拒绝躺平,给年轻人树立了自食其力的榜样。他的勤奋、敬业、善良和爱心,展现了我们这个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的精神和品质。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