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危急关头显功夫,日常一念见真心

更新时间:2025-08-05 06:13  浏览量:4

最近,一段北京密云村民开铲车救人的视频刷屏了。

7月28日,暴雨突袭,密云水库旁边的一个村子瞬间涌进大量洪水——有人被困房顶,有人被急流围困,生死一线。

危机状况下,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村民——开铲车的、熟悉地形的、水性好的——自发组成了一支救援小分队。

他们开着铲车一次次冲进湍急水流,把八十多位被困群众送到安全地带。

救援中,有一幕让人揪心:铲车的一个车轮陷入湍急水流下的深坑,车身一度向右倾斜至近45度角,几位兄弟一起出主意,靠着操作技术和经验,才顺利把车身恢复直立。

记者问:“当时不害怕吗?”

“当时别的都没想,就是救人。”

这是开铲车小伙的回答。

另一位带路的小伙回忆说:

“害怕这俩字,在脑海里就没有过!但现在想起来,确实有点后怕。”

“铲车大哥”救人的故事冲上热搜,网友纷纷评论点赞,可他们只是说:“换谁都会这么干。”

为什么在危急时刻,这些村民没有顾及自己的安危,下意识地就去救人?

这种不假思索的反应,从何而来?

孟子说过: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

在电光火石的危机关头,无需权衡利弊,不必刻意选择,它会在那一刻自然涌现,驱使人做出最纯粹、最直接的善举。

然而,这引出了一个更深层的困惑:

为什么这种源自良知的、不假思索的善行,在危急关头能如此闪耀;

但在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却常常显得黯淡,甚至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做不到那样仁爱呢?

比如面对亲人,我们可能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对他们的关心;

看到同事工作遇到困难,心里知道应该帮忙,却犹豫观望,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甚至明明知道要好好说话,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却还是控制不住情绪......

究其根源,在于日常的“遮蔽”。

在平静的日子里,我们的心容易被层层叠叠的“灰尘”所覆盖——

盘算得失的私心、计较利害的杂念、习惯性的冷漠......

这些“灰尘”就像一层浓雾,暂时遮蔽了内心良知的光明,但这并非我们心中无善,而是这层“灰尘”让那份本能的、直接的“知”与“行”变得模糊、迟疑。

那么,如何穿透这层“灰尘”,让良知之光在日常也能更清晰地指引我们?

关键在于将“常知”转化为“真知”。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人人都知道蛇的危险,但这是“常知”,是一种概念性的了解;

而真正被蛇咬过的人,对蛇的危险是切肤之痛,以至于看到了井绳的影子都害怕那是一条蛇,这才是“真知”。

危急时刻之所以良知能“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正是因为那一刻的生死冲击,瞬间拂去了所有杂念的“灰尘”,让“救人”这一“真知”如闪电般穿透迷雾,直接驱动行动。

村民们的“没想别的,就是救人”,正是这种“真知”状态最纯粹的体现。

那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展现“真知”的光芒,像危急时刻那样自然地践行仁善呢?

阳明先生告诉我们:

“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忿怒者,到此能不忿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危急时刻如同一块试金石,那一刻“不假思索”做出的反应,最能显现平日的修养功夫。

因此,想要在平日里也能像危急时刻那样,做出正确的选择,关键在于:日常下功夫,拂拭心尘。

功夫从来不只在课堂或书本里,而在一言一行、一念一动之中——

一次对陌生人真诚的帮助;

一次对家人的耐心陪伴;

一次克服犹豫对同事的主动援手;

一次即将发怒时的觉察与倾听……

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点滴,正是“用力处”。

我们一次次“擦拭”心上的灰尘,让“常知”一点点回到“真知”,恢复内心原本的纯粹。

如此修炼,不仅是为了在紧急关头,让良知的光芒毫无阻碍地指引我们行动;

更是为了让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因为心中常驻的这份光明,而变得更加温暖、清澈、无愧于心。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