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曾与晚年毛泽东有过交集——您不知道的李小龙

更新时间:2025-03-11 14:00  浏览量:15

有句话叫做: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凡人世间的事,只有你想不到的事,而没有出现不了的事。

谁都知道,毛泽东主席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

但您未必知道,1999年6月,香港功夫巨星李小龙也曾被该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

更令人称奇的是,李小龙竟然还与毛泽东主席有过心灵上的交集……

1974年,晚年的毛泽东患上了白内障。工作人员为使他老人家得到休息的同时排解寂寞,总短不了安排几场电影,其中就有李小龙主演的片子。

特别是《唐山大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这三部影片‌,毛泽东看后,对其中富有爱国色彩的精彩对打镜头非常满意,直夸李小龙“功夫好,打得好”,是“真英雄”!

毋庸讳言,能得到伟人嘉许的人绝非等闲之辈,李小龙就是这样的人物。

晚年毛泽东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一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族名李源鑫,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祖籍中国广东省顺德市均安镇。

李小龙曾定居美国,也曾定居香港,但他的家族根脉却深深扎在了中国岭南。

作为史上第一个中国功夫全球推广者,李小龙身上有一连串夺目的光环:

他不单是华语武打男演员、武术指导、功夫影星,也不单是武术技击家、搏斗专家、武术家,而且是武术哲学家、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标志性表演艺术家,还是MMA之父、UFC开创者、双节棍之父、截拳道创始人。

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1941年5月,出生不久的李小龙随父母回到香港。仅仅半年后的12月25日,日本法西斯占领全香港,开始了长达三年零八个月的血腥统治。

香港人备受蹂躏的惨状给李小龙造成了极大的刺激,并因而对日本人恨之入骨,以至于年幼的他常常站在阳台上,朝着飞到香港降落的日本飞机挥舞拳头。

直到赶走了日本人,李小龙成长为香港地区最耀眼的一颗冉冉升起的童星,脾气暴躁的他依然保持着睚眦必报的习性。

童年李小龙

无论是谁,胆敢对中国人出言不逊,他都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反击。

他曾经把一个英国同龄人打得屁滚尿流,而不知道,亦或佯装不知道对手是港英警局一位高官的儿子……

1953年,热爱武术的李小龙已经兼太极拳、洪拳、蔡李佛拳等拳法于一身,又拜在顶级功夫大师叶问门下,学习咏春拳。

于是,一段形同黄金搭档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师徒关系,少有的出现了。

武学深厚的叶问非常深刻地影响了李小龙,指引了他的人生哲学方向;而没有“天生就是格斗家”的李小龙,叶问很可能也不会成为传奇。

须知,咏春在当时仅是一个“不入流”的武术流派,迄今却风靡全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李小龙……

人人皆知,李小龙曾是偶像级的好莱坞明星,但很少有人知道,好莱坞起初并不情愿破例聘请华人明星做主演,虽然李小龙是那样的优秀。

李小龙与叶问

这种显而易见的种族歧视令李小龙极其失望。他极其鄙夷地言道:“当歧视又一次进入我的生活,出现在我的电影事业里,我出离愤怒了……”

正如李小龙的美国妻子琳达后来感怀他英年早逝时所述: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在东西方徘徊的戏剧,他痛恨对底层人民的压迫。

他看到中国人处处受压迫,在日本人占领期间、义和团造反期间以及外国列强侵入中国时。他认为这一切都是错的!”

被激怒的李小龙接下来的一番话如同向美国人下战书:

“(在美国影视中)东方人一出场就是大辫子,点头哈腰,不停作楫,眼睛还斜斜的……我下定决心,要在美国社会展现真正的东方文化。”

然后,就有了李小龙从1962年起,先后在西雅图和奥克兰开设的两家武馆。他的计划是把武馆开遍美国各地。

再然后,就有了1964年美国长堤市国际空手道锦标赛上那场轰动一时的中国功夫表演。

李小龙

李小龙让美国观众看到什么才是闪电般的速度与雷霆似的力量,还有他们闻所未闻的中国寸拳。

无与伦比的精彩使得人们对他奉若神明,以至于分不清这究竟是出神入化的表演还是真实的打斗;以至于他表演单指俯卧撑时,周围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有人说:“他拥有成为优秀格斗家所必须的所有特质,他灵活性、平衡性、协调性和熟练性俱佳!”

还有人说:“如果你有意做今天的综合搏击选手,那他就是那种让人心生恐惧的对手。”

最终,李小龙收到了好莱坞制片人有关面试的盛情邀请。但西装革履、帅气潇洒的他一进办公室,就给了美国人一个分明的感觉:我来这儿面试是你们的运气!

有位亲历者后来回忆:“他的气场说明了一切。甚至在言语交谈间,你都能感觉到他浑身的张力,那是一种特别的明星气场。”

1966年,随着李小龙应邀出演的电视剧《青蜂侠》风靡全美,美国人对东方人以及东方功夫的刻板印象被扫荡一空。

无数为之倾倒的美国青少年直言,看《青蜂侠》只是为了李小龙,对真正的青峰侠并无兴趣;周围的人都争着当李小龙,没人想当青蜂侠。

李小龙

《理论化李小龙》的作者保罗·鲍曼博士这样评价:“从李小龙开始,天哪~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人了,他们不可战胜,这真是神奇的转变。”

同样是武术家的电影制片人戴安娜女士的说法更为率性直接:

“他让中国男人更有男人味了,他让大家知道中国男人也可以性感、热辣而又迷人……我认识的很多女性,甚至男同性恋都喜欢他!”

戴安娜没有夸张。事实上,曾有不止一位泼辣少女满怀憧憬地公开声称:“我的生活中缺少的就是李小龙,一个李小龙那样的男人。”

1971年,在妻子琳达的支持下,李小龙回港签约加盟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彻底完成了武术向影视事业的华丽大转身。

这个“世上最快的人”,在极短的时间里铸造了华人电影前所未有的辉煌,从而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走着瞧,我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华人明星!”

1971年10月31日,《唐山大兄》在香港上映,一举打破此前由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所保持的票房纪录,创下香港电影史上最高300万港元票房。

跟现实中一样,李小龙在影片中把洋人打得屁滚尿流!

《精武门》

1972年3月22日,《精武门》上映。首轮公映即创下443万港元的票房,打破《唐山大兄》纪录再创新高。

在这部满是近代屈辱与对侵略者的憎恨的爱国主义影片中,李小龙一脚踢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一手让日本人吞下“东亚病夫”的苦果!

同年12月30日,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公映,最终票房高达530万港元。

制作过程中,李小龙特意将影片主人公取名为“唐龙”,“唐人”亦即中国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李小龙此举,向世人明白无误地传递出属于中国人的力量、尊严与勇气!

1973年7月26日,由华纳、嘉禾合拍的大型功夫片《龙争虎斗》在香港公映。李小龙首次在好莱坞影片中担纲主演。

影片上映后再次引起巨大反响,全球票房竟然达到惊人的4亿美元。

毫不夸张的说,仅此一片,就足以使李小龙成为全世界青少年心目当中不可磨灭的功夫偶像……

《虎争虎斗》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