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5-05-11 16:46 浏览量:2
最近许多人问我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因为每个人习练的层次不同,答案就不一样。对于我来说,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就是是否使用心力,就是心神,身体由心神抽动。
如果初练,只能这么理解了: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大腿拗不过腰,所以内家拳练的是腰身,但是有二点需要注意,第一是腰身没有类似于四肢的肌肉,无法像四肢那样收放自如,所以腰身无法通过像外家拳那样的肌肉紧张发力,只能通过腰身的旋转和身体的压缩发力;第二是腰身发力时,四肢再发力的话,就会像外家拳那样四肢发的力与腰身之力相互阻碍,无法发出最大的力,所以四肢要松。
松到什么程度呢,大部分人以为思想中松了就是松,这是不对的,思想中的松在技击中会产生二种结果:第一种结果,过分的松就是懈了,这种松懈只能表演,不能技击;第二种结果,就是假松,平时感觉很松,技击时就硬了。
松的程度是习练出来的,换句话说,松的程度就是你功夫的程度。
习练到一定程度,腰身的发力也是松的。
形意拳其实就是小太极拳,其原理与太极拳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形意拳有发力过程,形意拳不管对手如何来,我就这么打你;太极拳则不同,太极拳几乎没有发力过程,太极拳就是顺着对手的劲力转换(阴阳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发现对手的劲力与方向,然后顺着对手的劲力转换,就是借力打力。
阴阳转换是什么,就是你腰身的旋转和压缩。体会这种旋转和压缩的最好方法就是自然,你自然地向前迈一步,身体要感觉像敲碎的玻璃瓶一样向前腿堆积,这时就会有一种自然的向前腿方向外侧的旋转,腰身也如坐到腿上,慢慢感觉出压缩劲。这种自然产生的旋转和压缩是内家拳功夫的来源。去感觉这种旋转和压缩,就会产生心神与身体的抽合,有了抽合力之后,你就进入到这种境界:在大脑的意识中身体是永远静止不动的,只有心神的抽合力驱使身体运动。心神位于前胸部位,慢慢你会感觉到。
内家拳的发展经历二个阶段,太极拳却是将对手劲力吸入到身体,即是吞,然后再顺力吐出。所以吞是太极拳的关键,怎么吞?就是旋转和压缩,顺着对手劲力旋转和压缩自身蓄力,对方会感觉自己的力量没有了,就是引进落空,等对方空了,你再将旋转和压缩向相反方向吐出,就是阴阳转换。
太极拳是功夫,套路是习练途径,套路的动作无法技击,按照套路动作研究技击是假的,是歧途。技击是实战,太极拳练的是收缩自如以应负实战,有了太极功夫,你什么动作都能转换发力。有了太极功夫,你依然可以打拳击,只不过你出拳的力量已经不是胳膊劲了,而是浑身的整劲。这时你打对手胳膊一下,对手都会受不了,直到对手连拳头都不敢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