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游黄平】黄平旧州上演功夫盛宴与“非遗”碰撞
更新时间:2025-05-03 01:28 浏览量:2
非遗展演巡游方队
5月1日,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古镇鼓乐喧天,以“功夫纷呈 中华盛世”为主题的强国民间功夫汇演在飞檐翘角的明清古建筑群间拉开帷幕。这场持续三天的文化盛会,通过武术竞技、非遗展演、民俗体验等36项活动,生动演绎中华传统武术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首日即吸引1.2万名游客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非遗展演巡游方队
下午5时,由300余人组成的非遗巡游方阵穿行在青石板古巷。舞龙队伍翻腾出“双龙戏珠”的灵动姿态,8支苗族银饰方阵叮当作响折射出千年工艺之光,少年武术队挥舞的五行旗阵在暮色中猎猎生风。“孩子们追着巡游队伍跑了半条街,这种鲜活的传统文化体验在城市里太难得了。”张磊用手机记录下全程,他12岁的儿子身着临时购买的苗绣马甲,兴奋地模仿着巡游者的武术动作。
非遗展演巡游方队
随着《笑傲江湖》的旋律响起,八极禅拳创始人李宝龙带领弟子演绎的《八极禅拳》将开幕式推向高潮。刚猛拳法配合吐纳禅意,在古城墙下展现“武医同源”的文化精髓。“八极禅拳是以摒弃杀伤意识为前提,集佛、道、儒、释、民、医、武之精华,去粗取精,贯穿拳术意境之中,形成简单易学,形体美观大方,富有联想的禅定艺术。”李宝龙向观众解密武术的创新表达。来自凯里的武术爱好者李雯在观演后感慨:“传统武术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老人运动’,年轻传承者用现代审美重新诠释了东方武学智慧。”
强国民间功夫汇演现场的武术竞技表演
当晚7时10分,民间比武擂台赛鸣锣开战。来自12个民族的32位武者展开分组对抗,苗家“蚩尤拳”与少林棍法的切磋引发阵阵喝彩。“习武多年,第一次在历史遗迹中比武,仿佛与古代武者产生了时空共鸣。”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吴大衡赛后表示。赛事期间,汉服走秀《侠骨芳华》将飞鱼服、马面裙等传统服饰与武侠元素创新融合,大学生设计团队采用苗绣纹样改良的"武侠战袍"引发年轻游客追捧。
强国民间功夫汇演现场上的走秀表演
据活动总策划陈超燚介绍,本次汇演特别设置“非遗活化体验区”(隐里市集),游客可参与苗族银饰、古法苗刀锻造等多项非遗工坊。来自上海的游客陈雅婷在体验侗族大歌武术操后表示:“当武术动作对应侗族古歌,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武舞同源’。”据旧州古镇管委会数据显示,活动带动周边酒店民宿预订率达93%,苗医药浴、武术主题茶歇等衍生消费增长显著。
强国民间功夫汇演现场举行自由搏击比赛
入夜,万寿宫戏台的篝火映照着各族游客习练苗拳的身影,千年古镇在武术文化的现代表达中焕发新生。正如活动主题曲所唱:“拳风起处山河动,文化薪火永相传”,这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软实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正海
通讯员 陈孝新
编辑 欧阳章杰
二审 安通
三审 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