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更新时间:2025-04-29 23:32 浏览量:2
【原典】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初释】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指当人们充分扩展自己的恻隐之心时,仁德便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壶天山人诠释】
此句直指孟子"四端学说"的核心。恻隐之心如同四端中的一扇门户,与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共同构成通向本心源头的路径。这四个端口看似分立,实则贯通一体——无论从哪一扇门深入,都能开启内在的活水源头。当恻隐之心的阀门被完全打开,仁德就会像泉水般喷涌而出,其势不可阻挡。关键在于找准这四个端口,通过任一端口向内求索,终能抵达本心的生生之源。
【实践应用】
分享一个守护初念的心法:面对路遇乞讨者时,我们内心自然升起的恻隐之心即是初念。此刻若因施舍而自我感动,便是种下了善因。但若事后发现对方生活优渥,切莫因此生起悔意或嗔心。须知因果各循其道——你播种的是恻隐之仁,收获的必是德行增长;对方的行为自有其因果承负。正如王阳明所言"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护持住初发的那一念真诚,不因外界变故而动摇本心,方是致良知真功夫。大家不妨在生活中实践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