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费”:方面不对,功夫白费
更新时间:2025-04-20 00:13 浏览量:3
江南三月,陪父母下了一趟扬州,江南一带引人注目的是星罗棋布的工厂店,100%纯羊毛大衣才150元,搁到五年前这点钱连毛线都买不着。
就是这样,老爸老妈也没下手,给儿女打电话,得到的回复大体一致:"款式不行”、“不好退换"、"衣柜塞不下了"。
家人们消费越来越理性了。
但有专家却还在一个劲儿鼓捣“刺激消费”。在供过于求的阶段,打价格战一定是短视的,要买的会买,不买的还是不会买。需求到了边际,刺激定然事倍功半。不如着眼有效需求,将真实的需求传递给生产企业,这样形成的新的扩张、才不会有新的积压。
胖东来的货架总被抢空,李娟的散文卖到断货,这些爆款藏着的,其实是真需求的密码——大家要的不是更多东西,而是更对胃口的东西、更好的东西。
想到洛杉矶的亲友,动不动就换车换房,几百平的房子里堆满物品,电子产品两年就扔了。难怪特朗普搞关税战像输急眼的赌徒,美国欠的三四十万亿国债就是这样乱花钱垒起来的呀。
记得青年时代写的一首诗,其中一句是“当歪斜的积木越塔越高,竟难以放开攀扶的手掌”。标题叫《文化的困惑》,所思考的就是文化的方向:有健康的文化才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有健康的消费方式,有健康的消费方式才有健康的生产方式。否则,危如累卵。美国的3、40万亿美元债务就是“歪斜的积木”。又想起九十年代读过一本书叫做——《增长的极限》,作者是美国学者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和丹尼斯·梅多斯等人,这部书的核心的观点是:
指数增长的不可持续性——人口、工业化、粮食生产、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领域的增长呈现指数趋势。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地球的承载能力将在未来几代内达到极限,导致系统崩溃。
唯一办法是改变增长模式。但这么多年来,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美丽国通过美元文化将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到了全世界。还希望通过关税战,让更多国家承接这种生活方式的后果。
好的生活方式一定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定是健康的消费方式、健康的生产方式,以及在这基础上的,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高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