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片王《少林寺》幕后制作秘闻
更新时间:2025-04-17 22:01 浏览量:7
1982年,一部由国内武术精英主演,香港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出品的影片《少林寺》横空出世,犹如一般强劲的旋风,席卷整个华语影坛,乃至全球,不仅开创了中国功夫电影的新纪元,更将少林武术这一中华瑰宝推向世界舞台。
《少林寺》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承载无数人的功夫梦与英雄情怀。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词,乃至每一个武打动作,都深深烙印在观众的心中,成为以磨灭的经典,是当之无愧的“功夫片王”。少林寺的僧侣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超的武功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魅力与内涵,也让少林寺这一千年刹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实当初筹拍电影《少林寺》时,在开始的阶段曾经有过一点波折。起初创作团队经过分析,像洪金宝,成龙这类功夫喜剧演员,都是京剧出身。
他们武打招式的路数,在京剧功架里,也是有迹可寻从这一点分析出发,他们接触过不少京剧的演员,武生,刀马且等等,也拍摄过一些样片,但是总觉得不真实,不能表现少林寺功夫的神髓,后来他们与全国武协接触,在几次的武术比赛中去物色演员,以真功夫来选择最佳人选,后来从拍摄出的影片来看,成绩还是较为满意的,好处是有自己的特点。
在拍摄前,《少林寺》的主要演员还到邵氏片场参观拍片,有包括刘家良等功夫名导的电影。主演李连杰认为,在邵氏拍摄功夫片没那么辛苦,所有武打动作都有武术指导设计,然后教演员做,而且拍片分镜头很细,一个一个动作拍好连接起来。
那么,这次《少林寺》又是怎样的展示真功夫呢?为了与以往的功夫片有所不同,即突出真功夫,多用长镜头拍摄,而且要一气呵成,演员的一连串动作,包括打斗的每个姿式都要准确无误。另外,拍片的演员个个都是武术指导之一,一起度招、试招,吃力许多了,力求拍出最完美的效果。
功夫片《少林寺》的结构是比较特别的。影片开始时有点像风景片,介绍了少林寺周围的名胜张彻、徐增宏他们拍《边城三侠》那年代,是一个里程碑;到王羽自己搞《龙虎斗》侧重写实的拳脚功夫,又是一个里程碑;而到了李小龙、刘家良则又是掀起起了新的篇章,强调传统武术的真功夫。
但当时制作团队也可以看到,即使是有真功夫在身的李小龙,在电影里表现拳脚打斗场面时,也作了戏剧化的夸张,他的旋风腿——凌空旋踢三脚,其实都只是一种为求效果的夸张,刘家良也好,供金宝也好,在处理打斗时都作出了一些夸张动作,然而,你不能说他们不是真功夫,他们这些场景,是为了戏剧效果,而制造出这种效果的,是必须有了真功夫作基础。
到了《少林寺》,却是掀起了新一页,基本上不作动作夸张,基本上不用弹床,基本上不用替身。这种处理方法,可以称为——还原真功夫。有人认为本片像武术纪录片,有人则看这种还原真功夫看得眉飞色舞。
其实,《少林寺》是一部以写实武打为号召的商业电影,娱乐性也颇丰富,不少地方表现了制作人努力去适应观众的要求,与以往同类主题的一些电影制作,走了大不相同的道路,使这部影片最终成为功夫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