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在“实”字上下真功夫
更新时间:2025-04-17 21:20 浏览量:5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人大机关的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同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必须在“实”字上下真功夫,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从而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文化。
△3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在昆明召开,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实施方案》,部署学习教育工作。张晰 摄
教育动员要实。要深入领会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这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一严到底、抓实抓细、纠树并举、常抓不懈、标本兼治、见行见效,不断将机关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展开剩余60%学习研讨要实。只有学深悟透,才能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组织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总结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坚定不移抓好落实。要善用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手段,深度挖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特别是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的案例资源,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将“文件语言”转化为“群众话语”,推动警钟长鸣于耳,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在反求诸己中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查摆问题要实。敢于正视问题,才能找准病灶。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对标对表查摆,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督促检查、调查研究、信访反映等途径,全面深入查找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四风”问题的苗头,是否存在制度执行不严、监督不到位等问题。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微信平台互动等方式,切实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收集上来。发扬整风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揭短挖源,见人见事见思想,为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
集中整治要实。教育效果看整改,群众满意是标准。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担当不作为、政绩观偏差、执行政策“一刀切”、文风会风不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等突出问题和隐性变异的作风问题。整改措施要具体,责任到人,时限明确,挂账销号。要建章立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着重建立健全发现问题的制度,健全完善解决问题的机制,构建完善解决问题的效果评估框架,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长效机制。将整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注重跟踪问效,真正在改中见改变。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严肃问责,以优良作风推动人大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开门教育要实。学习教育不囿于办公室、会议室,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听民声、察民意、访民情,学查改都要听取群众评价,用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来检验学习教育效果,避免自我感觉良好、群众却不买账。特别要组织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围绕人大职能职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让群众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