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贵州凯里:“绣花”功夫编织共富密码 百年苗寨焕发崭新活力

更新时间:2025-04-01 10:31  浏览量:9

近日,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依托省级“传统村落共同缔造”项目,通过活化利用闲置资源、创新运营模式,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0万元,由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全额支持,重点对村内一栋450平方米的三层传统木楼进行改造,打造集民宿、非遗展示、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苗族特色空间。

改造后的木楼完整保留了苗族吊脚楼建筑特色,外立面采用传统工艺修复,内部则新增现代化卫浴设施,并设置3间主题客房。公共区域规划茶室、非遗文化展示空间,集中陈列苗族银饰、蜡染等手工艺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项目注重“微改造、精提升”,既延续村落历史文脉,又满足现代旅游需求,用”修旧如旧、活态传承”的理念加“绣花功夫”来探索保护凯里市的传统村落。

项目由村集体统一运营,收益纳入集体账户,并创新推行“工分制分红”机制,村民可通过参与民宿服务、非遗技艺展示等获取收益。

同时,南花村与旅行社深度合作,推出“苗寨深度游”产品,涵盖长桌宴、蜡染DIY、芦笙舞教学等特色项目,精准对接城市客群的体验式消费需求这种“政府引导+集体主导+市场联动”的模式,与多地方的镇圈村“农旅文体创融合”的产业升级路径形成呼应。

项目建设过程中,南花村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通过院落协商会、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引导村民全程参与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

此前,该村已在化粪池改造、路灯安装等民生工程中积累共治经验,此次更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成果共享”理念延伸至文旅项目运营中。

据悉,该项目预计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农家乐、手工作坊20余家。

随着黔东南州肇兴侗寨等民族村寨旅游的示范效应持续显现。南花村正以“传统村落+非遗活化+共治机制”的组合拳,书写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阚夕芷田 周建国)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