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之间见匠心,解码临夏公路精细化养护的“绣花功夫”
更新时间:2025-03-31 14:32 浏览量:12
在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春季精细化养护“攻坚战场”上,有一支平均年龄33岁的路面灌缝作业班组,他们用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丈量每一道裂缝,用心用情雕琢每一个养护细节,将冰冷的沥青路面化作流动的艺术品。
“开槽如刻玉,清缝赛除尘,灌注似织锦,修正若雕花,覆砂仿铠甲。”这是匠心班组自创的“五重工作法”,解锁了精细化养护——路面灌缝作业的新境界。
△路面灌缝作业现场
精准诊断裂缝
当气温回升至5℃以上,养护人员便开启了“寻缝之旅”,他们手持专业检测仪器,俯身贴近路面,仔细检测裂缝的水平位移,一旦发现年位移量超过3毫米的裂缝,迅速用醒目的标记标注,对病害进行详细记录,用第一手数据为制定养护方案提供重要支撑。
毫米级开槽
开槽设备在操作人员手中仿佛成了雕刻路面的刻刀,依照1:1的宽深比,精心开出宽度12——15mm、深度12——20mm的标准凹槽。开槽过程中,游标卡尺全程监测,确保开槽线与裂缝完美重合,分毫不差。每一次操作都如同在珍贵的玉石上雕刻,小心翼翼,生怕破坏了凹槽边缘的“美玉”。
△开槽作业
三重复合清洁
钢丝刷轻轻拂过凹槽,瞬间带走凹槽里的尘埃与杂物。接着,高压吹尘机对凹槽及两侧20厘米范围内进行彻底清扫。最后,由热空气加热枪烘干凹槽内的水分,使其表面干燥如新。三道工序,为后续灌缝搭建了一尘不染的“舞台”。
△高压吹尘机清缝
双阶精准灌缝
首次灌注要将灌缝胶加热至190℃后,以0.8——1.2米/分钟速度进行灌注,操作人员全神贯注,确保中心线偏差小于2毫米,达到“人缝合一”的境界。二次成型要待灌缝胶温度降至175℃,调整压力值后再次灌注,此时灌缝胶在裂缝表面形成中间厚两边薄的T形密封层,灌缝胶如流动的绸带,严丝合缝地嵌入凹槽,与路面完美衔接,散发着独特的光泽,为公路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韵致。
△首次灌注
△二次灌注
智能覆砂保护
为防止灌缝胶因车辆碾压受损,灌缝胶表面温度降至80℃前,养护工人凭借娴熟技艺,将防粘砂均匀地撒在新灌胶层上,覆盖率超过90%。这层防粘砂紧密贴合灌缝胶,为其披上坚固的“铠甲”,抵御车辆行驶带来的冲击,有效保障灌缝的完整性与耐久性。
在蜿蜒绵长的公路之上,
在朝晖与暮色交织的光影里,
这群默默奉献的公路卫士,
以“精研细护”为初心,以“高效养护”为使命,
用精湛的技艺和无尽的热情,
守护着脚下每一寸道路的安全与畅通。
他们,用汗水与智慧,
绘就了一幅“畅安舒美”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