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能工巧匠赛出“真功夫”
更新时间:2025-03-31 14:39 浏览量:9
“通过参加各级比赛,我的技能水平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不久前,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检测中心产业工人培养交流座谈会上,获得“青岛工匠”荣誉称号的检测员申鹏感慨万千,“技能比赛给我们产业工人铺就了一条快速成长之路。”
检测中心现有产业工人54人,参建有浩吉铁路、港珠澳大桥、平陆运河等一大批国家和地区重点工程,作为一航局二公司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先行试点单位,如何让众多产业工人步入“成长成才”的快车道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党支部书记宋涛经常在思考的问题。“试验工作为公司三大技能工种之一,我们能不能通过属地化,搭建技能竞赛平台,以赛代练,让能工巧匠通过比赛加速成长?”在产业工人培养调研会上,检测中心总工徐建光的一句话打开了宋涛的思路。
说干就干,彼时正值青岛市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人员技能大赛暨首届山东省青岛地区选拔赛筹备期间,宋涛立即着手撰写承办材料,在与行业窗口单位工作对接中,主动表达承办大赛的信心,经过多方努力,检测中心顺利拿到大赛承办权。来自全市46家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232名检测专业人员,将在检测中心实训基地,进行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双重考验,共同角逐大赛奖项,这对参赛选手来说压力巨大。
“你有什么问题,困难是啥,咋造成的,下一步……”产业工人们收到大赛即将举办的消息后,纷纷来到宋涛办公室,诉说当前存在的难点问题及下一步提升方向,既有强烈的成长欲望,也掺杂着踌躇不安。与之相反,宋涛却很有信心:“越是这样的技能大赛,越能培养出优秀工匠,实现以点带面,打造更多产业技能人才。”于是,宋涛结合产业工人的大赛报名情况,与检测中心领导班子商议,决定让有着16年试验检测工作经验的申鹏代表检测中心参加大赛基桩完整性检测项目。
申鹏是检测中心产业工人队伍中的“老师傅”,但第一次参加这种省级大赛,他依然感到手足无措。“忘了咱们检测中心有位博士总工嘛,赛前可以帮你巩固提升。”宋涛自信的说道。徐建光博士创新工作室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12名,是检测中心人才培养的“秘密武器”。经过工作室导师的答疑解惑,带着申鹏从理论研讨到现场实操,反复进行方案推演和试验论证,仔细甄别各类检测方法的优劣,不放过任何细节。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申鹏的进步也是一天一个台阶。
很快,申鹏迎来了他的首次“大考”。在通过理论知识答题后,申鹏逐渐克服了开始的紧张情绪,找到比赛节奏,到了实操技能环节,他按照赛前演练及日常的学习积累,先用自制高粘度黄油固定好传感器,再将传感器和激振锤相连接,这样基桩检测的“眼睛”就准备完毕。为了让这双“眼睛”采集到更准确信号,他不断调整激振锤的力度和角度。“就是这个。”最终在多次调整后得到了理想曲线信号,申鹏不由在心底低呼。大赛评委现场比对选手提供的检测数据后,结果公布:“申鹏获得了选拔赛三等奖,成功闯入省赛。”随后,申鹏在省级大赛中稳定发挥,取得基桩完整性检测项目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荣获青岛市总工会颁发的“青岛工匠”荣誉。
除了技能大赛的“搭台唱戏”,检测中心还定期组织监督试验、技能比武、课题研究等活动,成立青岛市首批建设工程质量优秀检测工匠工作室,深化产业工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实践,近3年来,检测中心已选派41名产业工人参加各类技能大赛。通过大赛磨练,2人获评“青岛工匠”,1人获评“青岛市技术能手”,4人荣获“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
“让产业工人提能力、有作为、受尊重,我们离打通‘产改’最后一公里就不会太远。”宋涛对检测中心的产业工人培养之路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