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跃进:不要瞎想;少要瞎说;跟上形势;更新观念;快速进步
更新时间:2025-03-10 06:27 浏览量:22
教育大跃进:不要瞎想;少要瞎说;跟上形势;更新观念;快速进步
有人说,AI来了,教育是革命性的改变。AI确实减轻了教师的很多负担,少做了很多事,少下了很多功夫,这是事实。以前备课得看教材、查资料、看学生,要思考、要伏案、要修改、要反思。这回省去了许多环节了,只要输入几句话,那设计就完整地出来了,打印就完事了,顶多拿着这个AI给的果实再谈一谈,说一说,聊一聊它的好处和优势,就变成了自己的了。
有的人还在说:这能行吗?
能行。咋就不行了?你省事了还不行,还想要什么呢?这就是教育革命的红利,你不要别人要,你跟不形势,早晚也得跟上,否则你想的、你说的、你写的都落伍到上个世纪了。
记得,“双减”政策刚落地,不到半年各地区的成果就漫天而降,这是教育改革,改革就一定会有成果,用什么反映出成果呢?就得召开会议、成果汇报、交流经验;作业成果、管理成果、学校经验、教师经验、学生经验。有的人又有想法:“双减”成果是个慢功夫得来的,一下子就能看出“双减”成果是不容易的,那得有行动、有过程、有数据才有结论,想看“双减”成果至少也得一轮下来(12年)。
这就落后了,12年等得过来吗?谁知道12年后会怎么样呢?即时性是最可贵的,才能推动“双减”真正落实,虽然这个成果反映的只是学校的作业,那一半(课外补课)可以慢慢来,因为不好做。先把好做的做到位,就是成果了。
现在,学校要打造人工智能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一定会在短期内有成果。你看,用不了半年成果就会显现,这方面的交流会肯定会漫天而来。不必怀疑这个成果是AI进学校课堂这个成果,AI肯定是AI,也肯定是课堂里的,孩子们也肯定会利用,会开发,那就会结果,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有的人观念还是太落后,跟不上形势,还得多学习了。什么是具有超前的观念呢?如果学不来,想不通,那就少想,那就要少说,让你干啥你就干啥,让你咋干,你就咋干就行了。先进的观念肯定是好的,否则也开发不出这么多推动教育发展的技术,这些技术、这些系统的开发肯定是基于落后的背景催生出来的:
老师们今天说累,明天说苦。这回有了先进的技术,你却又有想法了,又要说三道四了,这不行,在什么时代就走什么路,就像出门走路是一样的,应该走高速公路就走高速,应该走小路就走小路。
有孩子问:你老师讲了半堂课数学题,我半分钟用AI就解决了,你教这些有啥用?老师尴尬了,这有啥,时代在变,观念在变,还是那句话应该干啥的就干啥。
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个半个月的学生作业,课外阅读《西游记》,作业是画出个“西行路线图”。还没等老师把要求说完,孩子们告诉老师:不用了,“西行路线图”就在这里,比你老师画得还要好得多,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师尴尬了,原因是老师确实还没有画出这个路线图。
不用尴尬,还是那句话,应该干什么的,就去干什么。
关于怎么干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的人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不必担心,啥都能解决;
行动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有的时候,不必想得那么多了,因为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