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力范围内做最好的自己!我读书很晚,十岁才上小学一年级
更新时间:2025-03-25 19:05 浏览量:10
人生的赛道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我的起点,或许比大多数人都要晚一些,但这,恰恰成为了我奋力奔跑、追逐梦想的动力源泉。
在我本该踏入校园,开启求学生涯的年纪,命运却和我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我所在的村子,那所承载着无数孩子希望的小学,土砖堆砌的教室,在岁月的侵蚀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轰然倒塌,沦为危房。从那以后,上学成了一件难事。如果要继续学业,就必须前往遥远的地方,路途的艰辛和安全问题,让家人忧心忡忡。母亲权衡再三,最终做出决定:“那就等满崽再大一点上学吧,晚些上学还能在家里帮衬着做点事。”就这样,原本应按时开启的求学旅程,被一次次推迟,我在懵懂与期待中,度过了一个个本该坐在教室里的日子。
直到十岁那年,我终于踏入了小学的大门,成为了一年级的新生。看着身边比我小了好几岁的同学,我心中隐隐有了追赶的念头。我深知,自己起步晚,要想和同龄人并肩,甚至超越他们,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我便在心底立下誓言:一定要在能力范围内做最好的自己。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我便已坐在书桌前诵读课文;夜晚,繁星点点,家人都已进入梦乡,我还在台灯下攻克一道道难题。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我的努力很快有了回报,每一次考试,我的成绩都在乡里独占鳌头,名列前茅。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为了更快地赶上同龄人的学习进度,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跳级。在小学二年级结束后,我毅然跳过三年级,直接升入四年级。这一决定,意味着我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迎接更大的挑战。
刚进入四年级时,周围投来了质疑的目光,同学们怀疑我能否跟得上学习节奏,老师们也对我的选择表示担忧。然而,我用行动回应了所有的质疑。课堂上,我全神贯注,不放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课后,我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大量刷题巩固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新的班级里,我依然稳居第一名的宝座,在乡里的排名中,也始终独占鳌头。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升入了初中,学校在镇上,幸运的是姨妈家与学校仅一墙之隔,为了读书方便,我住进了姨妈家。新的环境,新的挑战,但我的目标从未改变。初中的课程难度加大,科目增多,竞争也愈发激烈。然而,我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和不懈的努力,在学习上依旧出类拔萃。每次考试成绩公布,我总能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随着对知识的渴望愈发强烈,我再次萌生出跳级的想法。这一次,我要从初一直接跳到初三。这个决定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大家都认为跨度太大,风险太高。但我坚信,只要我全力以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就一定能够成功。
为了实现跳级的目标,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课程,还要自学初二的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或者查阅大量的资料。无数个日夜,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只为了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终于,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跳级后的我不仅顺利跟上了初三的学习进度,还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求学生涯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从最初的晚入学,到一次次的跳级,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起点多低,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竭尽全力,就一定能够做最好的自己,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