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零补课、零周考、“每天2小时”背后|教育的底线思维不是政绩

更新时间:2025-03-20 05:00  浏览量:16

零补课、零周考、“每天2小时”背后|教育的底线思维不是政绩

努力让学校教育出成果是中小学校特别是学校管理者合理的、共性的追求心理。这是职业进取心的显性表达。

然而,教育这件事是个慢功夫,不是转眼之间就能出成果的事。就如春种秋收,要有过程,这个过程是辛苦的过程。

在现实工作中,中小学校对国家、地方的文件、政策落实不打折扣的执行,这是正确的。但很多时候,有很多学校都想要体现出所谓的“成果”才感觉算是真正落实了。就如“双减”政策的落实情况,只有显性的物化事物才能算是执行了。

所以,“双减”政策刚刚落地,不到半年其成果就在各地开花结果了。有的“晒作业”、有的改课堂、有的搞实践、有的重动手......成果一下子就出来了,从行为上和心理上感受到“双减”确实有成果。

这样一来,各校便把“作业精减”、“零补课”、“零周考”、“每天2小时锻炼”当成一种政绩表达出来。我们不考虑其中的水分,只考虑这些算不算政绩和成果?

学校严格依据上级文件要求去做,当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不折不扣地执行文件是底线思维,因为这是“法”,如果把守法当成政绩,能说明什么呢?只说明还存在不守法的现象,就像一个孩子,从哪一天起“不骂人”了,大人们表扬了孩子,让他更进步一样。但是,不骂人是道德底线思维,对成长有帮助,对健全人格有辅助,它不是孩子成功的果实,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环。

所以,有许多学校把执行文件当成了获取职业成就的口头禅,极易被人“深挖”真实性,打破这个底线思维,让真实情况暴露了。

学校在国家标准、政策、法规的底线思维之上做什么呢?

基于学校、学生、教师的特征做真实的教育。在“保底”、“发挥”、“建构”上下真功夫才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保底。就是保住学校教育的本来。让课堂有发展、有生命力量,让孩子在课堂上实现学习目标,这是真功夫,这是值得褒扬和肯定的实在东西。

发挥。发挥出学校和教师的真能力,展现真品质,全力以赴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尽最大努力发扬学校的专业特性,教师的职业特征,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这才是国家和民众希望看到的东西。

建构。学校建构自己的具本土价值的教育生态,维护学校教育的尊严,守护教育的本真,提升学校教育的影响力,让一个地区、地域的千千万万家庭得到教育的良好资源,不至于在无奈中再转向社会购买教育。

学校教育不能为了“成果”而异化政策、规则、规定、文件。有许多规则是营养,要融化到学校教育内涵之中。原因还是那句话——教育是个慢功夫。

就拿“双减”政策落实而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论证它的成果,真正的成果是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是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这个成果眼前是看不到的,是学校教育一天一天的累积,一时一刻的辛苦才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的。

那“花花绿绿”的作业展,那“轰轰烈烈”的艺术活动都是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经历,并非是成果。

如今,有许多学校为了显性地“迎合”“政策,便开展了五花八门的隐性竞赛:这个学校课间15分钟统一规划体育活动,那个学校更要专项训练,有的学校还要创新思路,把这个15分钟的本质异化为另一种教育的“军备竞赛”。

这是对教育本质,对国家政策解读的异化思维。

学校的灵魂是课堂,只有守住课堂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只有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升学校教育文化氛围。

学校把灵魂的东西找回来,把形式的东西去掉是当务之急。

需要找回来的都有什么呢?其实,有很多。

如:

教研哪去了?

好课哪去了?

创新思维哪去了?

学生个性哪去了?

教师尊严哪去了?

文化自信哪去了?

家校融合哪去了?

师爱情怀哪去了?

友爱之心哪去了?

和谐氛围哪去了?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