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 “下功夫”守护民生根基
更新时间:2025-11-26 00:10 浏览量:2
城市更新是一场在城市发展中追寻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护航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李海楠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不仅是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提升的关键一环,更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11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表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要着力在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下功夫,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城市是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更与筑牢民生根基息息相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贯穿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更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市更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练好城市更新“内功”,势必要在事关城市更新行动更好、更优深入推进的方方面面“下功夫”。
此次召开的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旨在部署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其间明确提出在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下功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为今后各地有的放矢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明确了关键重点。
规划是城市更新的“总纲领”。倪虹表示,要下功夫编制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规划实施体系,做好规划衔接。在规划层面合理做好层级衔接,有助于破解规划碎片化、实施脱节等难题。这一机制的核心在于“问题导向”,即要让民众切实体验到由城市更新带来的原有城市发展问题的顺利解决。
资金是城市更新的“生命线”。倪虹强调“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这也意味着,在今后的城市更新行动中,解决好普遍存在的资金缺口问题将迎来体系化解决契机,即通过政府资金撬动、金融产品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可持续投融资体系,践行用“杠杆撬动+金融创新”破解民生工程“资金困局”的有效路径。
运营是城市更新的“持久战”。倪虹强调,“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功能转换、业态升级、品质提升等方式激活存量价值。”可以预见,这将有效提升城市运营方的资源整合能力,“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助于形成“运营前置”思维,将城市更新从“物理改造”升级为“功能重塑”,让存量空间和增量项目共同成为民生福祉的载体。
治理是城市更新的“保障网”。倪虹要求发挥“一委一办一平台”作用,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物业服务进家庭”,实现治理精细化。随着数智赋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治理现代化也让治理层级向基层下沉有了前提条件,比如数字化手段和技术的应用正在助力构建起民生治理新格局。这背后,是城市更新从“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参与”的深层变革,有助于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初衷。
城市更新是一场在城市发展中追寻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护航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今后,随着城市更新行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推进,其对经济发展动能的进一步激活和民生改善的双重效应,亦将随之显现。
诚然,在城市更新行动中,还要进一步强化全周期管理意识,以促其持续发挥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与此同时,也应进一步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进程中体验到“稳稳的幸福”。这既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民生改善的题中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