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随警记|36个群近千个电话绘“民情地图”,社区民警张荣练就精微治理“绣花功夫”

更新时间:2025-11-25 21:03  浏览量:2

211栋老楼和36条街巷,是他刻在心里的“民情地图”;2600多个微信好友、近千个居民电话,是他24小时在线的“警务工作站”。从军营硬汉到暖心片警,在江苏路派出所齐东路社区0.4平方公里的辖区内,社区民警张荣用“精微治理”的绣花功夫,将平安织进了街坊邻里的日常生活,让“有困难,找张警官”成为居民最踏实的信任。近日,记者走进张荣的日常,探访他如何用脚步走出一方安宁。

一案一策,“千千结”有“千千解”

11月25日,在齐东路社区警务室,张荣正整理着新的工作台账。面前各个文件夹归类整齐、井然有序,这份在方寸之间的细致,恰是他精微治理0.4平方公里辖区的缩影。2013年从部队转业至江苏路派出所,2022年来到齐东路社区,多年扎根社区的经验,让张荣总结出一套工作方法。“建立‘三精’工作标准体系,包括精细排查、精确化解、精益服务。创新‘微细胞’治理模式,划分微网格、建立微机制、做实微治理。”张荣介绍道,警务室运用“精微治理”运行机制,将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齐东路社区位于市南区老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矛盾纠纷多是社区治理面临的一道现实考题。在这里,矛盾纠纷往往起源于“张家漏水、李家占道”这类琐事,看似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却容易沉淀为居民心中经年难解的“硬疙瘩”。“化解矛盾,不能靠‘说教’,更要靠‘倾听’和‘坚持’。”面对长期难以化解的“疑难杂症”,张荣运用“一案一策”的调解方案。他坚持,矛盾纠纷没有万能的解法,只有“量身定制”的钥匙。

老旧下水道堵塞,让伏龙路的楼上楼下邻居争吵不睦,住在楼上的住户向张荣倾诉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了解情况后,张荣联合社区网格员查图纸、找师傅做评估,最终提出了一个两全的方案:四楼以上住户共同出资更换管道。经过近一个月的耐心协调,加上张荣“有问题我来协调”的承诺,这一提议得到认可,楼下住户也向楼上的住户真诚道歉。随着新管道的安装,不仅堵塞问题解决了,积怨多年的邻里也终于握手言和。

搭互动桥,及时上门保住居民五十万

来齐东路社区近四年,张荣已经建立了36个“警民联系群”,涵盖2600余户居民,及时发布各类安全防范知识等信息,同时接收居民的反馈建议,实现线上答疑、线下服务。“电信诈骗无非就是骗去你的好奇和获利心,可反观这些骗术,问问自己,一切不都不攻自破吗?”在社区群内,张荣为居民们发放了“反诈十问”的防骗指南。记者注意到,在发出的每条提示信息下,都附有张荣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每次发反诈信息或者安全提示,我都会注明社区民警的名字和电话,让居民知道我是谁,我的联系方式是什么。”张荣说道。

今年国庆假期连续降雨,忙完一上午的张荣刚在派出所端起碗筷,就接到空巢老人丁阿姨带着哭腔的求助:“张警官,我家屋顶漏了!”张荣抓起雨衣就冲进雨幕,骑着警用电动车赶到小区时,裤腿已经湿透了。登上丁阿姨所在的六楼,面对狼藉的客厅和手足无措的老人,张荣挽起袖子就开始忙活。用水桶接漏、小心转移物品,还特意用塑料袋将老人的珍贵老照片层层包好。他又紧急协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反复叮嘱“优先处理”。“明天一早他们就过来,有事随时打我电话。”安顿好现场,安抚好老人,他才放心离开。

在警务室的墙上,每一面赠予张荣的锦旗,都承载着居民沉甸甸的信任,其中一面锦旗写有“披星戴月为人民,风雨无阻办实事”,落款人为孙女士。时间拨到2024年4月的一个深夜,辖区居民孙女士通过“警民联系群”向张荣反映,她下载了一款大病救助APP,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怀疑遭到诈骗。接到信息后,张荣迅速与同事上门。“我们发现这是典型的诈骗软件,而且居民绑定的银行卡里有50万,当场把软件给卸载了,并冻结银行卡,保全卡里的钱。”事后,孙女士特地为张荣送上锦旗。“多亏了有张警官,不然卡里的钱可能就保不住了!”

靠前服务,延伸触角温暖特殊群体

“我们将3个小社区、9个大网格进一步细化为51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覆盖80-100户居民。”张荣介绍道,通过精细化的网格划分,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居民信息,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和问题。辖区一位阿姨的老伴和儿子前几年相继去世,儿媳外出务工,家里只有老人和两个读小学的孙女。第一次走访时的情景,在张荣心中化成了一份牵挂。张荣及时将情况上报,并协调相关部门为老人一家提供帮助。孩子们爱吃的水果、节日的米面粮油、开学季的文具绘本……这些,张荣常常自掏腰包置办,用最朴实的方式为老人孩子带来温暖。

为了给老年人、特殊群体等提供“订单式”“个性化”服务,警务室和社区开展“微服务”活动。2025年是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换证高峰期‌,针对辖区内办证不便的人员,张荣与同事贴心提供上门办证的服务。今年8月份,社区残疾居民于大哥因重病卧床,身份证到期却无法办理。“放心,我上门来办。”38℃的高温天,张荣背着设备汗流浃背地赶到于大哥家。由于大哥手指无力,采集指纹时,张荣握着他的手反复尝试十几次才成功。身份证办好后,张荣又送上门。仅2025 年前8个月,张荣就登门办了12次证,帮残疾、患病的居民解决了“出门难”的问题,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精微治理”工作法,齐东路社区年均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警情数量大幅下降。“张警官,你们来了!”在伏龙路,杨阿姨一见到张荣和网格员,便热情地迎上前。在她眼里,这位社区民警是位实打实的“老熟人”。“张警官平时工作尽心尽力,我们有啥事找到他,他马上就上门去看。”杨阿姨笑着说道,“社区能有这么一位认真负责的民警,我们心里都特别自豪。”

一声随叫随应的承诺,一个风雨无阻的身影,在0.4平方公里的“小”社区里,张荣倾注了“大”情怀。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将服务送到门口,在老城区的烟火气中,生长出这样一句最简单,也最厚重的话:有他在,心里就踏实。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