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少林寺》3位功夫大佬再也见不到,以为退休养老,其实早已去世

更新时间:2025-11-25 10:45  浏览量:1

您还记得上一次花一毛钱看电影是什么时候吗?恐怕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记忆了。

但在四十多年前,也就是1982年,一部名为《少林寺》的电影,用一毛钱一张的票价,硬生生在国内创下了上亿的票房奇迹。

这个数字,在今天动辄几十上百块一张票的电影市场,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当年,它绝对是轰动性的。

《少林寺》的横空出世,不光把李连杰从一个武术运动员推上了国际功夫巨星的宝座,更让一群真正的武术高手,首次有机会站在了大众的聚光灯下。

那时候,电影里那些拳拳到肉、刀刀见真的打斗场面,可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靠后期特效或者替身来完成。每一个动作,都是演员们实打实练出来的真功夫。

时间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那么今天我们再回头看这部经典,可能会发现一些令人感慨万千的事实。

影片中那些撑起整个“功夫江湖”核心的三位人物,原来早已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他就是电影里那个没有眉毛、光头造型的“秃鹰”。他一出场,自带的那股凶相,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可谁能想到,这位后来被大家戏称为“反派专业户”的演员,在年轻的时候,其实是浙江省武术队的专业队员,身手那叫一个利索。

他的人生,在一次大病之后发生了转折。那场病让他眉毛和头发都掉光了。换作旁人,可能早就自卑消沉了,但计春华老师却凭借着这独特的形象,在影视圈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1982年《少林寺》剧组选角的时候,导演袁和平一眼就看中了他身上那种天然的“凶相”,直接让他出演秃鹰。

电影里,他跟李连杰的打戏都是实打实的真刀真枪,完全没有任何特效成分。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股子狠劲儿,看得人血脉贲张。

这部电影让计春华老师一战成名,从此以后,他成了影视圈里公认的“坏人专业户”。

从《黄河大侠》里的柳王爷,到《新少林五祖》里的马宁儿,再到《连城诀》里的血刀老祖。

他演的每一个反派都坏得有特点,不是那种脸谱化的凶狠,而是带着武术高手特有的那种凌厉和劲道。

观众越是恨他演的角色,越是说明他演得好。甚至有小朋友在片场看到他,都会吓得赶紧躲到家长身后。

但戏外的计春华老师,却跟他在银幕上的形象完全不同。他话不多,但待人特别真诚,对武术更是执着得不得了。拍戏的时候从来不用替身,再危险的动作都坚持自己上。

这种敬业精神,让他在圈内口碑极好,和很多导演、演员都成了多年的好友。可惜天妒英才,2018年,57岁的计春华老师因为生病去世了。

这个一辈子都在演“坏人”的好演员,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很多观众才惊觉,那个让人又怕又爱的“秃鹰”,再也看不到了。

如果说计春华老师演的反派靠的是那股子凶相,那于承惠老师饰演的王仁则,凭的就是他自带的那种气场。

电影里他是隋将王世充的侄子,手握重兵,性情残暴,不光杀了觉远的父亲,连他的师傅昙宗大师,也是死于他的手,是电影里最大的反派。

可你敢相信吗?演反派的于承惠老师,现实中却是一位仙风道骨的剑术大师。

于承惠老师的武术之路,比计春华老师还要曲折精彩。他1939年出生在山东蓬莱,从小就特别痴迷武术,尤其是对剑术情有独钟,活脱脱一个剑痴。

1963年,他参加华东地区的武术比赛,一套醉剑耍得那叫一个出神入化,直接就拿了冠军。

可就在事业上升期,他却在训练中腿部受了伤,不得不离开了武术队,去了山东黄台造纸机械厂当工人。

就算成了工人,他也没放弃武术,业余时间一门心思地研究剑法。1975年,他还独创了“螳螂穿林”这种双手剑技法,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悟剑篇》。

43岁那年,《少林寺》剧组找到了他,邀请他饰演王仁则。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影视圈。

虽然是第一次演戏,但他凭借着扎实的武术功底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把王仁则的残暴和嚣张演得淋漓尽致。

电影里他跟于海老师饰演的昙宗大师那场决战,两人刀光剑影,剑招凌厉,已经成为了中国武侠电影的经典片段。

这部电影让于承惠老师开启了“大器晚成”的演艺之路。

后来他又演了《黄河大侠》里的马义,《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无论是反派还是宗师,他都能演得入木三分,那股仙风道骨的气质,别人是模仿不来的。

2015年,76岁的于承惠老师因为肺病,在他的故乡山东去世了。他的追悼会在济南举行,于海老师、计春华老师等500多位武术界、影视界的人士都赶来送别。

邓超、黄晓明等明星也都在微博上发文悼念,六小龄童老师还回忆起了跟他合作《连城诀》时的点滴。

他留给观众的最后一部作品是2014年的《箭士柳白猿》,影片里他那依旧惊艳的剑术,成了影迷们心中最后的念想。

于海

说完了两位反派,我们再来说说那位让无数观众意难平的昙宗大师于海老师。在电影里,他是觉远的师傅,不苟言笑,但内心却充满了柔情。最终为了保护少林寺,他浴血牺牲。

在电影之外,他则是七星螳螂拳的第六代传人,是李连杰、吴京这两位功夫巨星的伯乐,堪称中国武术界的教父级人物。

于海老师习武是从12岁开始的,他拜在七星螳螂拳掌门林景山老师门下。他天赋过人,又肯下苦功夫,只四年时间就学有所成,在全国武术比赛中拿冠军拿到手软。

剑术、棍术、螳螂拳,他样样精通。年轻时的于海老师,不光武功高强,还肩负着传播中华武术的使命。

他曾两次带领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苏联、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甚至还跟随访问过缅甸,把中国功夫带到了全世界。

《少林寺》剧组找到于海老师的时候,本来是想请他当武术顾问的。结果导演看他气质沉稳,身手不凡,直接就让他演了昙宗大师。

当时李连杰还是个年轻的武术运动员,没什么演戏经验,于海老师不光在戏里教他武功,在戏外也处处照顾他,把自己的武术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这部电影让李连杰一炮而红,也让于海老师成了影视圈里备受尊敬的宗师专业户。后来他又参演了《南北少林》《太极张三丰》等作品,他演的每一个宗师角色都深入人心。

除了李连杰,于海老师还间接培养了吴京。在《太极宗师》《新少林寺》等多部作品里,吴京都演过他老人家的徒弟,戏里戏外都得到了他的指点。

于海老师经常说:武术不是用来打架的,是用来传承的。2001年,他带着儿子于涛成立了“于氏武术文化交流中心”,一心要把七星螳螂拳的技艺传下去。

儿子于涛也没让他失望,后来也成了全国武术冠军,把父亲的功夫发扬光大。

晚年的于海老师,慢慢地淡出了银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武术传承上。2023年,81岁的他安详离世。这位一辈子为武术事业奔波的宗师,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

这三位功夫大佬相继离开了我们。他们的离开,不只是影视圈的损失,更是整个武术界的遗憾。

如今再来看这部电影,当年一毛钱的票价、没有特效的真打实斗、演员们货真价实的功夫,都成了再也无法复制的经典。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