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训练营丨起跑前的准备,很重要
更新时间:2025-11-22 12:41 浏览量:3
□姜媚
短跑赛场上,观众只看到起跑后那电光火石的十来秒,以及冲线时的荣耀瞬间。但内行都知道,决定金牌归属的,更多的是起跑线背后数年如一日的科学训练、营养调配、技术分析和心理建设等。这所有的赛前准备,就是我们所说的“案头功夫”。
论道训练营导师,政邦智库理事长、凤凰网评论部原总监高明勇老师前段时间接受红网专访时,提到有效调研的第一重是案头功夫,即大量占有有效的资料。
所谓案头功夫,是对研究对象所相关文献、数据、历史、案例的系统性梳理、批判性甄别与逻辑性整合,是从“占有材料”到“理解材料”再到“活用材料”的深化。这是一个“明其体”的过程,先搞清楚研究对象的历史脉络、现实语境、内在逻辑,才能实现“明其用”的价值。
一部分学员的文章往往在即将触及核心的“临门一脚”时,却遗憾地止步于精彩的“现象描述”。
问题不是出在写作本身,而是“起跑”前的准备,做得还远远不够。
从评审情况来看,学员案头功夫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资料搜集的表层化。多数作品仅依赖官方通报、媒体报道等二手资料,缺乏对政策原文、调研报告、学术论文等核心文献的挖掘。比如,有学员在研究湖南如何通过政策“组合拳”吸引和承办世界计算大会时,由于对湖南计算产业没有一个全局了解,比如背景、优势、不足等等,只是零星对既有政策的罗列。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湖南做了什么”,却仍困惑于“为什么是湖南”。
历史脉络的断裂化。任何政策举措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特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只注重“高光时刻”的描摹,这种成功学叙事,可能会让文章少了一些真实的重量,也让人无法真正体会其转型的艰难与可贵。比如,有位学员运用了辩证法的语言,讲述了“锰三角”的治理实践。但真实的治理,并不是呈现出来的“关停并转”四个字这么轻松。这其中,涉及了地方财政的阵痛、大量工人的转岗再就业、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与新平衡的建立。这些艰难、博弈甚至反复,才是最真实的舞台。
比较视野的缺失化。比较,是为了在差异中探寻规律,在共性中发现个性。我们常说“要突出地方特色”,但“特色”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概念。没有与其他参照物的对比,“特色”就无从谈起。一个地方的成功,究竟是因为某项特定政策,还是因为它本身就具备某些先天优势?有学员在分析长沙消费时,列举了监测平台、产品创新、环境优化等一系列举措,但如果将长沙与成都、上海等消费同样活跃的城市进行对比。你会发现,大家可能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但深入比较后,你可能会发现,长沙真正的“胜负手”可能在于其极低的房价收入比,为市民提供了更强的“敢消费”底气,以及湖南文化、媒体基因所带来的天然“种草”能力等等。
想要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案头功夫是写作本身最核心、最艰苦的部分。它意味着我们愿意为了真正理解一个事物、为了给读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启示,而付出更多的心力。当研究和准备足够充分时,动笔往往是一个水到渠成、梳理和表达自己已然成熟的思想的过程。“下笔如有神”,其前提正是“读书破万卷”的案头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