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下功夫”!事关这一重要工作,首场全国性推进会召开
更新时间:2025-11-22 07:15 浏览量:2
11月21日,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在安徽芜湖召开。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讲话,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出席,省长王清宪致辞。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主持,省领导单向前、范付中参加会议。
这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的首场全国性推进会。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在此次会议上,倪虹提到,“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
几个关键信息值得关注。
第一,城市更新。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截至2024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有9.4亿人生活在城镇。目前,19个城市群承载全国75%的人口,贡献了8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通勤时间长、生活不方便,“千城一面”等。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城市更新”。之后,各地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效果显著。
以此次会议的“东道主”安徽为例。近年来,安徽在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上持续下功夫,先后出台省级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和支持城市更新25条政策措施,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闭环机制。
目前,安徽全省汇集一批城市空间优化、发展动能转换、城市绿色转型、生态环境修复、历史文化传承利用等典型案例,绿地空间开放共享等多项做法列入国家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第二,新变化、新思路。
城市更新在持续推进。
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到8个主要任务——
“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中央明确,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
今年7月,时隔十年再度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出了一个重要论断:“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新变化就要有新思路。中央会议,强调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
怎么实现?首先要“把脉问诊”。
倪虹在今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从问题导向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从目标导向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以体检找出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任务落地。”
目前,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52个县级市已经全面开展城市体检,今年共体检了300多万栋住宅,约18万个小区、3万多个社区、3800多个街区,形成了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摸清了城市的“家底”。
第三,编制好专项规划。
推进城市更新,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得有规划、有步骤。
在会议上,倪虹提到了几个“下功夫”:
下功夫编制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下功夫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
下功夫建立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下功夫抓好系统治理和基层治理
排在第一位的,是编制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城市更新规划,是一定时期内统筹城镇开发边界内城市更新活动,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的规划,是编制和调整详细规划,配置资金和要素,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的重要依据。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期限保持一致。
今年7月,为指导各地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住建部组织编制了《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导则提到,专项规划内容包括城市体检、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城市设计、片区指引、项目库、保障措施等。
在会议上,倪虹还提到,要坚持人民立场,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市“四好”建设。
“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多元参与,守牢安全底线,强化基础保障,推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