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家长就从3个方面下功夫
更新时间:2025-11-21 05:00 浏览量:2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简单说,就是迎合迁就别人,忽视委屈自己,从而换得别人的认可。
讨好型人格最怕得罪人、拒绝人。但凡鼓足勇气拒绝别人一次,那小脑袋瓜子得内耗很久,充满焦虑和自责。
可能有人说,这“窝囊劲”和我上班时的样子怎么这么像?!咳咳咳,成年人嘛,养家糊口,为了五斗米折腰,不丢人!
但是孩子,为什么不要变成“讨好型人格”?
因为孩子没有成年人那么多的经历,一旦养成讨好型人格,自我认同会缺失(没自信)、压抑自我也影响情绪健康(现在抑郁、焦虑年龄都在提前)、社交畸形(被拿捏,遭遇贬低、霸凌等可能性更高)。
所以,想要避免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给孩子底气,让孩子自信成长、不卑不亢。就要围绕三个方面去下功夫——肯定自我价值、允许表达想法、支持拒绝。
日常生活中,下面这7句话,可以经常说给孩子听:
✅1.别人不喜欢你,你要更喜欢自己。你不能帮着别人,欺负自己呀!妈妈和你说过, 别人不喜欢你,不代表你不好,胡萝卜在猫咪眼里一文不值,但是在小兔子眼里是心爱的宝贝。
✅2.宝贝,我们喜欢一个人,要尊重她、包容她。但是不能无底线的迁就迎合她。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叫自私自利,只管别人不管自己那叫不自爱。好的友谊,都是相互的!
✅3.你心里怎么想的,就直说,大不了被拒绝、大不了被数落,那有什么?肉不疼皮不痒的!关键,你不说出来,那些和你想法一样的小朋友,怎么支持你呀!
✅4.不想做的事,就大胆说“不”,真正喜欢你的人,不会“逼”你,也不会让你难为情。再说啦,你真正喜欢的人,不用等她开口,你都会主动愿意的呀,对不对?!
✅5.不帮小朋友做事没关系,舍不得把心爱的玩具给别人也很正常!你不用觉得对不起他,因为不是你的错呀~不管是帮忙还是分享,前提都得是你愿意才行。而且你知道吗?法律也会站在你这边,保护你对自己东西的支配权,保护你说 “不” 的权利。
✅6.如果别人说你不漂亮、不好看,那只是她的个人观点!审美是世界上最没有标准的事情,各花入各眼。再说了,美貌也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性格、品德、学识等,都可以让一个变得讨人喜欢受人尊敬。
✅7.记住,就算真的全天下人不喜欢你,爸爸妈妈也永远爱你!哪怕你做错了事,爸爸妈妈批评你,批评的只是你做的事、你的行为,不是你这个人。爸爸妈妈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最后,想说,成年人,其实也要注意界限感,不要让别人觉得冒犯你的成本很低。
有些时候,那个不尊重你的人,往往是因为你的一味纵容。他让你不舒服,你只说不要这样,很快又选择原谅,没多久继续像没事人一样往来,然后你继续得到不尊重。换句话说,是你允许别人不尊重你!(不说拉黑绝交、疏远总可以吧)
爸爸妈妈就是孩子最喜欢的模仿对象,你爱自己的样子,就是孩子对爱自己的最初理解~所以,真诚的爱自己、保护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