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者,恒胜 — 记李小龙的一生
更新时间:2025-11-19 00:08 浏览量:2
如果有一个人能代表龙的精神,那么非他莫属——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英文名Bruce Lee。生于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佛山,师承叶问。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综合格斗)之父,UFC(无限制格斗)开创者,截拳道之父,双节棍之父,亦是功夫片电影始祖。美国人称他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泰国人称他为武打至尊,电影界称他为功夫影帝。他让每个中国人都扬眉吐气,他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他创造了一个神话,成就了一代传奇。
40年代早期的香港,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小时候的他对着香港上空飞过的日本飞机挥舞着他的小拳头。因此李小龙的出生就伴随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他目睹了很多种族厄运,同时自己也经历了不少。他不允许任何人说他祖国的坏话。后来李小龙拜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他醉心武术,对动作有着天生的敏感。同时又有极强的好胜心。他热爱街头格斗,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就这样在街头斗殴中成长起来。他的好强实际上是与性格中的不安全感是统一的,所以李小龙会很努力地使自己更强大。对于他喜爱的东西他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曾经在全港恰恰舞大赛上获得冠军。
另外他的绘画技巧很好,在他的很多武术笔记中,其白描的人物动作形神兼备。在文学上,李小龙最喜欢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他对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深深打动。李小龙觉得,做男人,不论是烽火连天的战场,还是非洲原始森林里的雄狮,不论是加勒比海上的狂风和鲨鱼,还是生活中的艰难困苦,都不能将它击垮。家庭上李小龙也是个十分孝顺的人,李海泉(其父)去世的时候,他一到殡仪馆门口就跪了下来,一路跪磕到父亲的棺材前。而且李小龙也十分具有爱心,成名后百忙之余还能抽出时间参加很多公益活动。
1959年4月29日李小龙离开香港赴美读书,通过对自己的喜好、性格、现实和发展全面透彻的分析,他在华盛顿大学选择了哲学。
李小龙是个感性者,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从性格看,李小龙的确是一个好动之人,但人的性格在到了一定的极致时就会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状态。如果认真观察,每当遇到难题或是抉择时,李小龙就会突然沉静下来,一反常态的进入一种沉思的状态。恰巧的是李小龙幼年时接受的,恰恰就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精华的太极拳,其中所蕴含的阴阳、轮回、动静、刚柔等道家思想的精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小龙。并且他对德国的尼采、法国的萨特等张扬自我的哲学思想也非常推崇,他觉得做人就应该积极主动,不断表现自己,挑战自己,这样才能赢得一切。
哲学的课程较为轻松。推广中国功夫是李小龙在美国期间的一个最大愿望。1963年8月他在西雅图的一间停车场的角落创办了第一家武馆,以亚裔学生为主。因为美国歧视东方人的风气由来已久,他们佩服李小龙的功夫,更敬佩他敢于对抗的勇气。而李小龙只要听说有同胞被欺负,就会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去解围出头。想要消除种族歧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强大,这样才能赢得尊重。因此他开始系统地深层次地对武术进行思考和总结,更有着自己的一套魔鬼训练方法。他把肌肉训练到体脂率仅有3%,每天至少花两个小时进行肌肉和柔韧性训练,甚至用电击仪器来刺激肌肉。为了让臂力更加有力量,他的双腿绷直,整个人体与地面呈60度,靠着双臂把身体支撑起来。为了练出结实有弹性的腹肌,他用皮球直接击打腹部,再用腹肌把皮球顶起来。还有就是传说中的龙骑,两只手撑住身体,用腹肌把自己的脚往上撑起。为了练就双手的力量,他通过击打木板的方式进行训练。这些只是他平常训练中的冰山一角。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和自律,他经常在各种武术锦标赛上做推广。他一秒可以打出9拳,他的寸拳可以把一个壮汉打出5米多远,用侧踢把一只45公斤的沙袋踢破,130磅的他和260磅的阿里一拳同样击出350磅的神力。据资料显示,李小龙双手能连续做大约1500个左右俯卧撑,单手可连续做400个,单手两指大约做200个,单手大拇指可做100个。
1967年7月,李小龙首次提出截拳道的名称。他将精通的各种拳术和后来学习的气功、硬功、西洋拳、空手道、截拳道、泰拳等拳法融合起来,逐渐形成具有浓厚李小龙特色的截拳道。它是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追求搏击的高度自由和本能性,抛弃传统形式,忠实地表达自我。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
1971年夏季,李小龙发布《唐山大兄》,片中迅猛的三脚回旋连环踢、凌空飞脚以及高亢的啸叫等武打嚎头极具个性,创下了香港一直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记录,达到了300万港元。1972年李小龙出演《精武门》,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和双截棍,令人赞不绝口,并打破了亚洲票房纪录。同年以截拳道宗师身份入选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名人堂,这标志着李小龙新创截拳道获得国外武术界的权威公认。此后李小龙又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主要打斗部分被安排到古罗马竞技场,更作世界性发行。还与美国好莱坞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主角。该片是李小龙的巅峰之作,是打斗场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多、最卖座的一部。李小龙展示出少林齐眉棍、菲律宾短棍、双节棍等武术,在美国放映时取得了惊人的票房,好莱坞新的功夫片由此诞生。李小龙借助中国功夫把中国人不屈服不服输的性格展示给世界,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不是那么好欺负,他基本上所有作品都是以这种个性展现给观众。所以观众为何喜欢他的作品,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民族自尊心感动了所有中国人。
1973年7月20日,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准备拍完《死亡游戏》的时候,突然在香港逝世,年仅33岁。万民齐哀,天地同悲。7月31日李小龙下葬在华盛顿西雅图湖景墓地。
他将 Kung fu 写进英文词典,1999年时代周刊列出20世纪英雄与偶像人物名单,李小龙与英国已故戴安娜王妃、美国总统肯尼迪一同上榜。由香港7家电子传媒联合举办的世纪娱乐风云人物选举,李小龙荣登娱乐风云人物榜首位。2000年,美国政府宣布发行一套李小龙诞辰60周年纪念邮票。这是继玛丽莲梦露、007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艺人,也是华人第一人。
2003年,美国黑带杂志推出李小龙逝世30周年纪念专辑《李小龙对美国武术界的恒久影响》。2008年11月全球最大的李小龙纪念馆在其祖籍顺德均安镇开幕,总用地面积3.7万平方米。
不可否认,从李小龙1973年7月20日离开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开始,李小龙的追随者就已经开始了对这位功夫皇帝各种形式的追忆和纪念。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位艺人像李小龙一样,在逝世那么多年后仍然被人如此的关注和广泛的纪念。这种纪念的狂热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削减半分。相反,全世界大规模有组织和自发的纪念逐渐演绎成了一个神话,一个不可复制的龙的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