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法院经开区法庭: 以法治“硬功夫”护好营商环境“梧桐树”
更新时间:2025-11-18 17:01 浏览量:1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如今,有着“川北咽喉”之称的广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潜力,吸引着广大企业前来投资创业,各大企业也在这片热土上繁荣发展。
在这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从税收优惠到资金扶持,一系列举措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这里,市场环境公平透明,开放包容的氛围激发着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在这里,法治保障坚实有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筑牢了坚固的防线……
近年来,随着广元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主体司法需求的日益增长,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法院经济开发区法庭(以下简称广元经开区法庭)积极回应时代需求,肩负起护航广元经济主阵地和服务绿色铝都建设的重要使命。面对“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这道必答题,广元经开区法庭始终紧紧围绕服务广元工业经济发展大局,积极打造“一体微法院”模式,在“立审执”多环节齐发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码提速。
源头把脉“挂号急诊”双管齐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而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诉讼起点,则是企业感受司法温度的第一扇窗。走进广元经开区法庭宽敞明亮的诉讼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涉企绿色通道”窗口。在这里,法庭干警们正在耐心细致地接待来访群众和当事人,他们或悉心为群众办理诉讼相关事宜,或迅速审核刚提交的涉企案件材料,或熟练地将符合速裁、调解条件的案件进行精准分流……一股高效、专业的服务气息扑面而来。
“对我们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官司拖不起!法院开设‘涉企绿色通道’,让立案环节变得快捷高效了不少!”刚办完立案手续的广元某食品公司张先生由衷感慨道。
让企业“走进一扇门,办清所有事”,广元经开区法庭专设了涉企案件“绿色窗口”,对涉企案件实行优先审查、快速立案与即时流转,并大力推行“要素式”立案模式,企业只需聚焦核心诉求提交关键信息,繁琐的程序性要求大幅精简,立案效率显著提升,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诉累。在提升诉讼效率的同时,广元经开区法庭更致力于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先行调解为企业省时减损。此前,一起涉及某物流公司的运输合同纠纷在立案后,便迅速进入先行调解程序。调解员迅速厘清争议焦点,抓住双方均有继续合作意愿的关键,仅用3个工作日便促成双方达成分期付款协议,不仅圆满化解了矛盾纠纷,更修复了双方合作关系。
目前,广元经开区法庭邀请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入驻立案窗口,通过与法官开展联合调解的形式,为企业解纷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只要当事人有调解意愿,法庭立案后就会首选先行调解,减少诉讼成本和时间,减少矛盾对立和激化。
精准施治“开方施策”定分止争
“非常感谢你们的高效办案,加速了我们企业的资金回笼,也让我们感受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切实优化。”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时间回到今年8月,这家主营新材料的公司,因某房地产公司拖欠高达380万余元的材料款,起诉至广元经开区法庭。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在调查时发现,被告某房地产公司虽存在短期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但仍有持续经营的意愿和能力。为此,广元经开区法庭主动联合工商联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从法律风险、商业信誉与长远合作等角度,共同与双方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很快就促使双方达成了分期付款协议。
这起案件的高效公正解决,正是广元经开区法庭护航企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面对广元经开区企业密集、纠纷类型多样的挑战,广元经开区法庭主动作为,紧扣“专审、多审、快审”工作目标,相应建立了建工类纠纷、合同类纠纷、侵权类纠纷、融资类纠纷和专业执行团队5个专业化审判执行团队,专业化审理涉企、涉园区案件。
针对买卖合同纠纷和涉川陕甘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领域纠纷等群体性案件,广元经开区法庭积极运用示范诉讼,通过选取典型案件先行精审快判,明确裁判导向,推动类案速判,并注重以判促调,有效实现纠纷一揽子化解。2024年,某农产品交易中心引发19起买卖合同纠纷,广元经开区法庭优选两件案件进行示范裁判,促使多数当事人参照裁判结果自动履行义务,相关企业亦主动调整履约方式,使该批纠纷在诉讼外得以集中化解。去年以来,广元经开区法庭共示范裁判案件8件,依托示范效应成功化解同类平行案件48件,衍生诉讼大幅减少,实现了“一案判决、批量化解”的良好效果。
同时,广元经开区法庭派驻专业人员至广元经开区政务中心,对园区各项纠纷进行集中受理。在“女儿节”“秋交会”等商品交易集中的重要时期,广元经开区法庭组织人员进驻女皇路社区审判庭、上西办事处家事审判庭、川陕甘农产品交易中心交易纠纷审判庭、绿色铝都巡回审判法庭等4个专业化巡回审判点,为商户与消费者提供法律服务,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固本培元“活血通络”纾困解难
“很感谢法官,原本以为被拖欠的70余万元货款没指望了,现在终于拿到手了!”广元某房产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拿到货款后难掩激动。
在绵阳某电梯有限公司与广元某房产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中,涉案标的为70余万元,而被执行企业因经营不善,对外债务多。广元经开区法庭审判团队裁判确认该案有优先受偿权后,及时与执行团队对接,明确权利属性与执行重点。执行团队系统排查被查封房产,并通过协调另案申请执行人解除查封,转为由本案优先查封并启动司法拍卖。最终,在房屋两次流拍后,通过以物抵债的方式圆满执结该案,有效维护了企业的胜诉权益。
判决之后,为让“纸面权利”变成“真金白银”,广元经开区法庭精准打出“护企组合拳”:一方面,加大涉企案件执行力度,有力保障胜诉企业合法权益兑现,助力市场主体回笼资金、缓解周转压力;另一方面,灵活运用“活封活扣”“放水养鱼”等柔性执行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避免“办一个案子,倒一家企业”,切实护航企业复苏、提振发展信心。
企业感受度是衡量营商环境成色的“最后一公里”。
“你们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怎么样?”“在生产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这样的询问,已成为广元经开区法庭干警走访企业、主动对接司法需求的常态。在坐堂办案之余,广元经开区法庭干警通过开展法官与企业家“手拉手”活动、“送法进企业”等多种形式,定期实地走访辖区企业,倾听企业心声,为企业化解法律问题、规避法律风险,服务企业正常生产。
栽好营商环境“梧桐树”,才能引得市场主体“凤凰”来。从立案窗口的便捷高效,到审判中的专业精准,从执行路上的刚柔并济,到回访途中的“把脉开方”,广元经开区法庭正以全链条、多维度、深层次的司法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法治的动力,为市场活力的充分迸发筑牢坚实后盾。
(来源:四川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