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功夫与太极养生之辩:陈式练力二路炮棰,杨家中正力在通背
更新时间:2025-10-31 19:21 浏览量:3
10月30——31晚:我出现了脖颈拔起肩背一体:
大椎虽然依旧在抻拔,但是整体肩背在响应她,在呼应脖颈,脖子居然能够有这么大的力量,一种运动中的绝对力量——这就是通背拳——我看到通背传人鸽武缘训练弟子脖子力量的一段视频。
对比:9月10日——10月31日从发力到养生转化身体要素的变化。
9月10日——太极拳养生,就是通过力量转换实现的:我在9月10日就感觉到了松透架子已经和炮棰冯志强先生有些接近,参见实录:9月10日。这个时候首先是大椎骨内部很多组件大筋都开始咯咯作响,后胯承当尾闾部分已经竖直——就是这个感觉。这种感觉使得我很惭愧,自己的筋骨条件太差了,记得拍片子说大嘴、腰椎已经有些变形——力量转换不在乎腰与脊背:腰胯竖直,后胯支撑腰椎与大椎骨上下呼应。当时练拳第一遍拳松透在老髋关节、两肩关节,就好比是冯志强的陈式二路炮棰,四肢脱开挂着发劲,缠丝绕臂大圆运力;第二遍就是大松大软,飘飘荡荡,远比李雅轩的架子完整而阔大。这就是从发力到养生转化身体要素的变化。
10月31日——经过换劲、换骨、换架变化,力量通过脊椎大脖子拔起来,下午三点我出去转龙藏路上,走路与9月10日不同,走一步出现脚跟抻拉脊背、脖子,基本两侧两条大筋明显与脚步交替拉动。我从养生角度确认,不能走通背拉筋练法,要首先考虑健康的内外变化,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因此,固精化气、炼精化气、炼神还虚——还虚就是回归养生,不能耗损精气。古代有两派,一个是坚持精气,十月怀胎可以化解肉身成为圣态,这是我原来的想法,但是,换劲、换骨、换架之后我发现降心火这一派,水火既济平衡理论也是有道理的。
炼神还虚——外不生幻,内不动心。人们总结一生,尤其是老人,现在的处世之道都是逐渐智能化,因此,一切都是循规蹈矩。我们这一代人进入智能化已经老了,因此,要学会和各种制度规定打交道。这就是外不为事务所扰,内也要去掉各种功夫。因此,换劲、换骨、换架——就是逐渐回归养生。
因此,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就是在内劲、骨力、身法上丢掉各种功夫,大松大软,让功夫转化为养生——比如,脖子拔起要知道脖子血管长期受到脊椎影响,最容易产生血管增厚,出现斑块,因此,功夫其实就是养生。降心火就是睡眠,睡眠好才能结合太极拳保证血糖、血小板——我们看,历代大师寿命不长,多数都是在心脑血管上老化加剧,注重功夫往往忽视饮食控制,因此,仅仅炼精化气,不彻底放下身心,还是有违太极养生的。
看结论:
本来千言万语,为了养生,我也要缄口不语,没有修道,练拳反噬,这些例子很多。我在练太极拳之前,练气功辟谷,这是很重要的。太极到了换劲、换骨、换架之后,内劲必定浩大,两个阶段结论都是养生、饮食、运动量、睡眠为目标,不要用功夫检验,要落在境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