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沪剧名家钱思剑一开口,全场瞬间安静,这嗓子藏着四十年真功夫!

更新时间:2025-10-31 17:47  浏览量:3

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后台,钱思剑对着镜子调整戏服,指尖划过领口时还带着一丝紧张。今晚他要演唱《红灯记》"刑场"选段,台下坐着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戏迷,其中不乏专程为他"金嗓子"而来的老观众。当聚光灯亮起,他握住话筒缓缓开腔,"狱警传似狼嗥我迈步出监"的唱词刚落,原本略带嘈杂的剧场瞬间鸦雀无声。一曲唱罢,掌声雷动了整整三分钟,有老戏迷抹着眼泪赞叹:"这才是能留住人的沪剧味儿!"

钱思剑这把能"镇住场"的嗓子,从崇明岛的田埂唱到上海的艺术殿堂,藏着四十年的打磨与坚守。他凭什么用一把嗓子留住全场?答案藏在每一段唱腔的细节里,更藏在他与沪剧纠缠半生的故事中。

从"失声少年"到"金嗓子":江边练出的真功夫

谁能想到,如今凭嗓子征服全场的钱思剑,早年曾因"唱不上高音"在台上当众失声。19岁那年,毫无戏曲基础的他偶然考入崇明沪剧团,第一次登台演《雷雨》里的周冲,刚唱到高腔就嗓子干涩、声音破音,台下的倒彩声让他恨不得钻进地缝 。

"沪剧的嗓子不是喊出来的,是练出来的。"老团长的话点醒了他。从那天起,崇明岛的江边多了个倔强的身影。天不亮他就揣着馒头出门,对着滔滔江水练声,涨潮时浪花打湿裤脚,他踩着水练气息;退潮后滩涂泥泞,他蹲在礁石上打磨唱腔。为了找准发声位置,他跟着老艺人学"腹式呼吸",对着蜡烛练稳劲,直到火苗能保持不动;为了拓宽音域,他从低音区到高音区反复练习,嗓子哑了就含着润喉糖继续,这一练就是两年多,一天都没落下 。

这份苦功终于换来了回报。再次演唱《雷雨》选段时,他的嗓音清亮婉转,将周冲的纯真与执着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有前辈听完感慨:"这嗓子,像极了袁滨忠先生当年的味道!"

复活袁派风骨:一盘磁带磨出的韵味

钱思剑的嗓子之所以动人,更在于他唱出了失传的袁派风骨。作为沪剧袁派的传承人,他接手时这一流派因创始人袁滨忠早逝,留下的资料寥寥无几。为了学好袁派,他翻遍旧货市场,终于淘到一盘磨损严重的《父子恨》磁带,宝贝似的裹在棉袄里,夜里就着台灯反复听,磁带走音了就对着谱子一句句抠细节 。

为了还原袁派特有的"小腔",他特意找到当年给袁滨忠操琴的张介文先生拜师。老人翻出泛黄的曲谱,指着"双目圆睁口不闭"的唱词教他:"袁先生唱这里时,换气要像抽丝,得让听众心跟着揪。"那天,弄堂里的胡琴声飘了一下午,老人一句句教,钱思剑一句句学,连"蜜香"的"蜜"字发音都纠正了三遍:"是mi,不是mie,要像含着颗糖,甜得慢慢淌出来" 。

多年打磨下,他的唱腔既有袁派的明亮清脆、高亢飘逸,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演《红灯记》李玉和时,他借鉴京剧曲调起腔,让"刑场"唱段更显铿锵有力;唱《瑞珏》觉新时,又用婉转唱腔勾勒出角色的懦弱与挣扎。老戏迷听完落泪:"这才是袁派的真味儿,没走样!"

嗓子里藏着角色魂:为戏"活"一次的执着

钱思剑的嗓子能留住人,最关键的是他的唱腔里藏着角色的灵魂。他常说:"唱沪剧不是炫技巧,是要让观众听见角色的心跳。"为了演好《心有泪千行》里毒瘾缠身的青年冬林,他特意去戒毒所与瘾君子促膝长谈,感受他们的迷茫与挣扎。演出时,他用沙哑颤抖的唱腔表现毒瘾发作的痛苦,用微弱却坚定的声调传递角色的悔恨,层次分明的演绎让观众感同身受,这部戏前后演了200多场,场场爆满 。

在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中,他饰演樊锦诗的丈夫彭金章。为了表现角色对妻子的理解与支持,他特意弱化了唱腔的力度,用温润醇厚的声调演绎"正是你亲手把妻子送敦煌"的唱词,每一个转音里都藏着深情。这部电影最终斩获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有评委评价:"钱思剑的嗓子会说话,把角色的隐忍与大爱都唱出来了" 。

即便是经典选段,他也会根据角色调整唱腔。在《我心握你手》中,他对传统赋子板做了创新,在段落结尾用一句由低到高的长腔,表达角色劝阻他人的急迫心情,让情感释放得淋漓尽致,也凭这个角色拿下了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 。

术后仍敢登台:嗓子里装着的情谊与担当

钱思剑的嗓子里,还装着沪剧人的情谊与担当。2025年茅善玉从艺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上,刚做完声带息肉手术的他突然现身舞台,握着话筒唱起《雷雨·飞向我们的新世界》。彼时医生再三叮嘱他要静养两个月,绝对不能过度用嗓,可他说:"善玉的重要时刻,我不能缺席" 。

当熟悉的袁派韵味响起,台下瞬间安静,谁也看不出这是他术后首次公开演唱。唱完后,茅善玉握着他的手哽咽:"你这嗓子是沪剧的宝贝,怎么这么拼!"这份仗义源于三十年前的相遇——当年钱思剑刚调入上海沪剧院,是茅善玉主动帮他打磨唱腔;而茅善玉接手濒临倒闭的沪剧院时,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也是他 。

如今60多岁的他虽已到退休年纪,却仍带着嗓子奔走在传承一线。在青浦的工作室里,他教孩子们唱沪剧韵白;在社区剧场,他为老人拆解《罗汉钱》的唱段技巧。有人劝他歇着,他却说:"这嗓子是沪剧给的,得用来多做点事。"

结语:能留住人的从来不是嗓子,是热爱

从崇明田埂的"失声少年"到沪剧界的"宝藏戏骨",钱思剑用四十年证明:能留住全场的从来不是天生的好嗓子,而是背后日复一日的打磨、对角色的敬畏、对流派的坚守。他的嗓子里,有江边的风、磁带的纹路、角色的眼泪,更有对沪剧一辈子的热爱。

就像戏迷说的:"听钱思剑唱戏,耳朵会怀孕,心会发烫。" 这把能留住全场的嗓子,藏着沪剧最动人的模样——不是华丽的技巧,而是能穿越岁月的真诚与力量。而这份力量,正是这门古老艺术得以传承的密码。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