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看周口】周口:下绣花功夫 焕新城市记忆
更新时间:2025-10-31 10:01 浏览量:3
10月30日,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栏目关注周口市通过保护传承、活化利用,让濒临消亡的老街区留下记忆、焕发新生等相关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我们的城市,今天一起去周口,看当地如何通过保护传承、活化利用,让老街区留下记忆、焕发新生。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王莎莎:“这里是周口市川汇区,地处中原港城老城区中心的沙南老街打开了另一种醒来的方式。”
南寨历史文化街区项目负责人杨智岭说:“我们修缮了省级文物一处、市级文物四处,历史街巷有11条之多。”
沙河南岸的南寨老街,是周口城市格局发展的源头和根脉,随着时代变迁,这里在人居环境、发展活力上逐渐落伍,很多原住户都无奈地搬离了这里。
南寨历史文化街区新住户王新民告诉记者:“以前路不平,坑坑洼洼的,灯也不亮。”
但是,2023年,听说政府要把南寨老街所在的22公顷老旧街区纳入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更新,王新民立即申请了回迁。
南寨历史文化街区新住户王新民说:“在这一道街住几十年了,有感情了,以前没有产权,现在通过政府办理产权了。”
在保护的基础上修旧如旧,老街里的老宅大院、名人故居、学堂当铺等老建筑逐渐恢复了原貌。
南寨历史文化街区项目负责人杨智岭表示:“这些墙面就是原来的砖,老砖老瓦是没动的,还有缺失塌陷的一部分材料,我们从全国各地有些是从农村搜集的,现代工艺的新砖一个不用。”
修旧如旧的同时还要积极创新。改造之前,老街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私拉乱搭的电线让居民吃尽了苦头,政府就用微管廊技术补齐短板,解决了反复开挖“拉链路”的问题。
南寨历史文化街区项目负责人杨智岭说:“所有的管道都在管廊里头,都在地下。它是一个立体的形式,如果这一个管道在后期破坏了之后,我们直接换管子就行了。”
现在,眼看老房子从设计图一点点变成现实,王新民也充满了期待。
南寨历史文化街区新住户王新民说:“原有古建筑风格,还按照项目图纸去建设。”
如今,老街不仅把街道办事处、卫生院搬回来了,还开起了各种新式的汉服体验馆、茶馆、咖啡馆。今年年底,周家口南寨历史文化街区就能焕新开放。
南寨历史文化街区商户洪玲娣说:“有政府的支持,加上南寨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人流量还可以。”
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今年,河南将打造5个省级旅游文化街区,推动建设10个以上特色商业街区,到2027年新增20个以上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持续推动城市文脉赓续,让城市记忆“活起来”。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义表示:“我们将树牢人民城市理念,突出功能品质提升,深入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大力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有效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聚力推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晨辉 王磊 康琦琦
编辑/张经纬 审核/牛春霞 监制/武文科 总监制/程战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