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重阳节|“遛个弯儿的功夫,衣服就湿透了”——老年多汗症的困扰与应对之道

更新时间:2025-10-30 08:29  浏览量:3

“汗出得邪乎,也没干什么活儿,衣服就湿透了,晚上尤其厉害,床单都能湿一片”。 这并非夸张的形容,而是许多老年人每天都在默默承受的生活困扰——老年多汗症。

事实上,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异常、过量出汗,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期症状,但常被误认为是“体虚”或“自然现象”而被忽视。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科学认知并积极干预,能够有效管理这一健康问题。

一、老年多汗症的真相

异常多汗,医学上指排除高温、运动、辛辣饮食等明显诱因后,汗液分泌量仍远超生理需要的状态。

1.现代医学怎么看?——调控“失灵”

在现代医学理论中,出汗主要受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调控。随年龄增长,这一调控系统可能出现功能紊乱,正如电器线路老化后容易接触不良,神经系统的“老化”或“失调”会导致支配汗腺的神经信号异常增强,从而引起汗液分泌过多。同时,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其调节机制变得相对“迟钝”,有时反而会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过度,表现为通过大量出汗来调节体温。

此外,多汗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提示信号,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特别是在发生低血糖时)、神经系统病变、感染或恶性肿瘤等。另外,一些感冒药物的副作用同样可能引起多汗现象。

2.中医怎么看?——平衡“失守”

中医将本病归为“汗证”范畴,认为其根本在于年老体衰,阴阳气血失衡:

气虚不固:气如同身体的“守门员”,能固摄津液。年老气虚,“守门员”无力,津液(汗)就容易外泄。特点是白天动则汗出(自汗)。

阳虚不固:阳气亏虚,温煦固摄功能减退,津液失于固守而外泄。特点是自汗畏寒,汗出后自觉发冷,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苔白。

阴虚火旺:阴液亏虚,无法制约阳气,易生虚火,蒸迫津液外出。特点是夜间汗出明显,睡着后出汗,醒后即止(盗汗)。

阴阳两虚:病情日久,常气阴两伤甚至阴阳俱虚,出汗情况可能上面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或伴随乏力、没精神、手脚怕冷等。

湿热内蕴:湿热之邪蕴结体内,阻碍气机,迫津外泄而致多汗。特点是汗出粘腻不爽,可能伴有口苦、胸闷、纳呆、尿黄、舌苔黄腻等。

二、打破误区:莫把“病”当“虚”乱补

很多老人首先想到的是“出虚汗”,自行购买滋补品或止汗剂。这就陷入了常见误区:

1.掩盖真实病因:自行用药可能暂时缓解,却可能延误对甲亢、糖尿病等潜在原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药不对症病情加重:如本是阴虚火旺,误用温燥壮阳的补品,无异于“火上浇油”,反而加重出汗;若本为湿热内蕴,滥用滋腻补益之品,则会助湿生热,使病情缠绵难愈。

3.忽视药物影响:未意识到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可能是“罪魁祸首”。

三、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破解之道

该疾病的核心在于明确病因,对因施治,同时缓解症状。

1. 现代医学:探寻根源,精准干预

诊断先行: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并进行必要检查(如血糖、甲状腺功能等),以排除或治疗原发病。

调整用药:若为药物引起,评估后或可调整方案。

对症治疗:

可使用外用止汗剂等,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中医调理:调和阴阳,固表止汗

内服中药(辨证论治):

气虚不固型:治以益气固表。如玉屏风散加减。

阳虚不固型:治以温阳固表。如桂枝加附子汤或玉屏风散合附子理中丸加减。

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降火。如当归六黄汤或知柏地黄丸加减。

阴阳两虚型:治以滋阴助阳,益气固表。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生脉散加减。

湿热内蕴型:治以清热利湿止汗。如龙胆泻肝汤或三仁汤加减。

其他中医疗法:

皮内针、耳豆、艾灸等也有良好辅助效果。

饮食调养:

气虚者宜食健脾益气之物,如山药、小米、大枣、香菇。

阴虚者宜食滋阴清热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

阳虚者宜食温阳益气之品,如羊肉、韭菜、生姜,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温燥。

湿热者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绿豆、薏苡仁、冬瓜。

忌口:避免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酒精),这些会助热迫汗;湿热者还需避免甜腻、油腻之品。

衣着与环境:

选择吸湿透气性好的棉、麻衣物,勤换洗。保持居住环境凉爽通风。

情志与作息: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温和清洁:

及时用温水擦干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四、特别提醒:出现这些信号,请务必及时就医!

突然出现的大量、原因不明的出汗;

多汗伴随心慌、手抖、体重明显下降(警惕甲亢);

多汗伴随口渴、多饮、多尿(警惕糖尿病);

夜间盗汗严重,甚至需更换衣物床单。

老年多汗症不全是“虚”,可能是疾病信号,勿自行乱补;

首要任务是就医查明原因,而非单纯止汗;

可以治疗和管理,中西医结合对症施治效果佳;

发现预警信号,应及时就诊,查明真相!

老年多汗症并非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影响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常见状况。请放下“年纪大了都这样”的观念,坦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这是迈向舒适生活的重要一步。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