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山西大同书家A4纸小楷火了!3厘米格子里,净与劲写尽书法真功夫

更新时间:2025-10-29 11:40  浏览量:5

山西大同书家赵涛用A4打印纸写的小楷《最近在书法圈“炸”了!

有人把照片放大10倍,盯着每一笔的提按、每一字的结构反复看,3厘米见方的格子里,没有一笔逾界,没有一点墨洇,连墨色都匀得像刚挤出来的,网友直呼:

“这哪里是写毛笔字?分明是用笔画‘刻’字,功力直接封神!”

这幅作品的走红,其实是个“意外”。上个月,赵涛刚给中学生讲完书法课,回到工作室想“活动活动手”,翻遍抽屉只有几叠A4打印纸——还是之前打印讲座资料剩下的。

他没嫌纸“low”,反而拿出铅笔,在纸上画了的小格子,铺好毛毡,蘸上墨,就开始写《静心赋》。

“当时没想着要‘出作品’,就是想让手保持状态,”赵涛后来笑着说,“写完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没想到被市书法协会的张老师看到,转发到‘大同书法爱好者群’里,一下子就火了。”

群里的书家们炸开了锅:有人数格子里的留白,说“每字的间距都像用尺子量过”;

有人放大看“馨”字的笔画,说“每一笔都分得清,却又不松散”;

还有人特意去买了A4纸模仿,说“原来普通纸也能写出这么讲究的小楷!”

连外地的书法博主都转发了,配文是:“这才是小楷该有的样子——干净、有力、有灵魂。”

很多人说,小楷的“净”就是“卷面干净”,但赵涛的“净”,藏着更深的功夫。

他的字,每一笔都“站”在该站的位置:横画像“平着推出去”,两端微微上翘,却不夸张;

竖画像“针插在地里”,挺拔却不僵直;撇捺像“舒展的翅膀”,既不局促也不张扬。

哪怕是“馥”“馨”这样的复杂字,他也能拆解得“条理分明”,让观者一眼看清笔路。

“小楷的‘净’,其实是笔法的‘准’,”赵涛说,“我每天早上都会练100个‘点画’:

点要像‘水滴落在纸上’,横要像‘平着推出去’,竖要像‘针插在地里’,每一笔都要练到肌肉记忆。”

有个写了30年小楷的老书家评论:“我最怕写‘馨’字,要么笔画挤在一起,要么墨洇了,赵涛这字,每一笔都分得清,却又不松散,这才是真本事。”

赵涛的小楷最让人惊艳的,是“藏在肉里的骨”。比如“心”字的竖钩,起笔时顿了一下,像攒了口气,然后钩出去,像剑刺出去又轻轻收回来,既有力量又不扎人;

“正”字的横折,棱角分明却不生硬,转折处的提按像“弹簧”,带着点弹性——这是欧楷的“险中求稳”。

而“清”字的三点水,每一点都有变化:第一点像“小水滴”,第二点像“侧着扫过去”,第三点像“挑起来”,连起来像“泉水流过去”,却又带着劲;

“宁”字的竖画,像“竹子”,挺拔却不瘦硬,带着点温润——这是文征明的“清雅”。

“我学欧楷学了10年,学文征明学了5年,”赵涛说,“刚开始想把两家的特点揉在一起,结果写出来要么太刚,要么太柔。

后来慢慢明白,要把‘骨’藏在‘雅’里,比如写竖画,不要刻意写得细,要带点,这样字才会有生命力。”

有个网友评论:“以前觉得欧楷太刚,文征明太柔,赵涛这字,把两者结合得刚好,像‘君子’——既有风骨,又有温度。”

赵涛的小楷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答案藏在“慢”里。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先练半小时“站桩”,然后再写字:“站桩能让心沉下来,像‘定海神针’,心不静,笔就不稳。”

写《静心赋》的时候,他全程没抬头,没停笔,连呼吸都保持均匀:“写小楷的时候,脑子里不能有别的念头,只能想着‘这一笔要怎么写’‘这个字要怎么摆’,不然稍微手抖一下,就破了通篇的气韵。”

有个职场人说:“我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看一眼赵涛的《静心赋》,看他的字那么稳,那么清,我就觉得心里踏实,好像所有的烦恼都不见了。”

还有个学生说:“我以前写作业总着急,看了赵涛的字,才知道‘慢’下来才能做好事。”

慢下来,才是书法最珍贵的“现在很多人追求“快”:写书法要“速成”,做事情要“高效”,连看手机都要“刷15秒的视频”。

但赵涛用A4纸写小楷告诉我们:真正的好东西,都是“慢”出来的——慢下来练笔法,慢下来养心性,慢下来体会传统的味道。

他的字不是“封神”的功力,是“用心”的功力:每天练100个点画,练了15年;学欧楷学了10年,学文征明学了5年;写一幅《静心赋》,要坐2个小时,连喝水都不敢多喝,怕打断状态。

“我学书法从来没想过‘出名’,”赵涛说,“就是喜欢每天坐在一笔一笔写,看着字慢慢成型,那种感觉很踏实。”

其实,赵涛的小楷火了,不是因为“A4纸”,也不是因为“3厘米格子”,而是因为他写的是“初心”——对书法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对“慢”的坚持。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有没有过“慢下来做一件事”的经历?比如写一篇字,做一道菜,或者读一本书,那种“心无杂念”的感觉,是不是比“快”更让人满足?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我们一起聊聊“慢”的力量。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