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侠说·总起」山色有无中
更新时间:2025-10-26 23:33 浏览量:6
今年小侠团队开始了第六年征程,积累了故事,也积累了大家的好奇。如果你愿意了解这些随着岁月更替遗落下来的闲笔,那我们的故事要从这里开始讲起——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院,院里有俩永远年轻的师父在指导一群真年轻的娃飞檐走壁。
孩子日新月异的飞行轨迹总能勾起大人对逝去时光的怀想。练功服微微敞开的领口盛满了今天的月光,而那月光同样照着过去的岁月悠长。俩师父看着自己徒弟感慨万千,“我们小时候啊……”
小侠练完功气都没喘匀,很给师父面子,曰:“你们小时候关我们啥事?”
师父在成为你师父之前
延岚师父,官方年龄24,多才多艺,年轻又沧桑,爱好唱歌弹吉他,偶尔写点小文章。以上是倧师父对岚师父的全部评价。
具体说来,爱好唱歌,代表作有《囚鸟》《青藏高原》,在院里一嗓子给倧师父嚎出来:“大晚上你呜嗷啥呢?”偶尔也来点小抒情,歌声里尽是直白的力量和深情的感伤。
爱好弹吉他,指世界名曲《两只老虎》和《小星星》,一遍不够能为你再来一遍,让你梦里都跑着那两只破老虎。
至于官方年龄24,要是你看不出来,那是岚师父带孩子带的;要是你看出来了,我们这里有眼科医院推荐。
延倧师父,功力深厚,多项全能,集拍摄、剪辑、后期、导演能力于一身,性格随和待人坦诚。以上是岚师父对倧师父的全部评价。
不在直播间常见,但你若常来看,几乎小侠主页的每一条视频都是一次和倧师父的“见面”。从堪比商业大片的小侠功夫宣传片,到日常的练功小段子;从知识科普、经典复刻、熊孩子系列到《功夫学院》,你所能看到的视频都闪烁着倧师父的艺术灵光。
俩师父只要凑在一起,大多时刻都会吵吵闹闹,据岚师父说这已经是收敛过的结果,以前闹得比现在还凶。
所以师父们常和小侠说:“你们没干过的事我们小时候干过。”
比如被罚在四个角都站人盯着的场地里不知时长不知尽头地蛙跳、三角倒立一上午脑袋上的印子俩星期没消。那时候练功是没垫子的,练空翻在地上刨个坑铺点草已经是大地最后的温柔。
但这具体的事例师父们很少跟小侠说,师父们的练功环境是结合他们时代来说的最好选择,而小侠所面对的更理性、更科学、物质更丰盛的教育环境也是时代发展的最好选择。
倧师父说:“也并不意味着环境变好他们的苦就比我们少。”所以我们不去比较,我们真实地看到孩子身上的压力和使命。
师父们还和小侠说:“你们干过的事我们也干过。”
比如犯点小错、偷点小懒、跑后山时悄悄从树上“捡”一点果子……
再比如,文化传播。
只有最优秀的习武者才能上接待,上了接待才能代表国家去演出。为了争取到竞争激烈的名额从幕后走到台前,练功练到晚上十二点一点是常有的事。然后那不长的一觉又没入暝暝的晨光里,夏天四点半起床,冬天五点。
总说习武选择的是一条小众的路,但功夫把师父带向了世界各地,带向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让那周而复始的日月找到出口,不用再仅仅面对着练功的墙壁和一方青石板。
过去的辉煌两位师父都很少提,倧师父说他最大的荣耀是创立了七小侠,岚师父说他最大的荣耀是“窝是搁人!”;过去的苦和难两位师父也没有对小侠过多渲染。师父在成为师父之前,文化传播的路,他们已经走过了。那现在换小侠来用新生代的力量,为功夫传承做点什么吧!
侠院不需要“大主播”的架子,侠院拿得起放得下
功夫不是晦涩的语言,它可以用更多元的形式展现。从事影视行业以来,倧师父洞察到市场上功夫童星力量的缺失,和岚师父共同商议后创立了七小侠组合,让大家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还有一群刻苦的孩子走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既能为影视行业补充后备人才,也能为功夫传承奉献力量。
一开始,比起是否要完成从无到有的迈步,更让师父忐忑的是“如何用互联网与大家建立共同语言?”因此在视频创作方向上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尝试,也吸纳了很多观众的建议,直到调整到现在这样相对固定的风格,这是权衡了时间精力、团队意愿、观众诉求的最佳选择,小侠团队所要做的就是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
团队的发展初见成效,一呼百应的同时也会带来各方面不同的声音。
流量差的时候,在互联网上谨小慎微的师父是会想,是不是违反平台规则了?是不是大家看烦了?但是流量引起的情绪波动本质是对小侠的担心——如果流量多一点,我们会影响到更多的人,我们会有更多成为动作演员的锻炼机会,我们也会离文化传播的初心目标更近一点点。
孩子们的流量越多越好,但不能奢求,更不能被流量困住。网络只是扩充小侠影响力的一个渠道,对于小侠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不断增强自身以武为核心的力量,重心总要落回在侠院的学习生活。
当他们有天回顾自己成为七小侠成员所得到的,可以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文化传播者、一个动作演员,而不是一个大网红。不要让流量冲刷掉功夫的底色。
所以比起当网红,七小侠更想当“网弘”,“弘扬传统文化”的“弘”。
至于和七小侠一路走来的大家,对于我们来说,从来不是流量的组成部分,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家人。家人从来不需要刻意讨好,但我们在意你的感受。我们愿意结合大家的意愿去探索更多的创作模式,我们愿意建立更多元更丰富的交流渠道。只不过那需要时间的积淀,也需要我们彼此理解、更多共鸣。也许今天没有回复你评论、明天没有看到你私信,但我们各自前行在自己的道路上,有天又会在同一个维度不期而遇。
愿你无论何时刷到小侠视频都能耳目一新,愿你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孩子们在与你一同前进。
人无万全,感谢大家过去的理解和包容,也请大家同样包容着如我们一样正在努力求索的互联网创作者。
你是万里挑一的小侠
2017年,三岁半就被送来习武的小皮蛋站在墙角哇哇大哭,那时候岚师父只是普通路过,带皮蛋去买了酸奶跟烤肠。根据皮蛋证言,当时买的不是酸奶,岚师父记错了。但皮蛋即使在大哭也没有耽误吃烤肠,使得那根烤肠在岚师父记忆里依然鲜明,这也注定了皮蛋不会是岚师父生命中一个普通路过的小朋友。
倧师父说,每一位七小侠成员在正式入选之前都经历过很长时间的观察。观察他是否有孩子天真纯良的心性、观察他是否语言流利对答自如,最好形象上再加点小分。比如当时很让倧师父印象深刻的恒焱,笑起来眼睛弯弯见牙不见眼,一脸喜气,像年画上抱鲤鱼的娃娃,“娃娃”的昵称也因倧师父得名。
但选入七小侠并不是仅有走到台前的风光,用倧师父的话说:“要是大家都一样,你为什么是我的榜样?”你所看到的飞檐走壁背后,是孩子们在漫长岁月中的脚踏实地。
现在每天五点半起床,练体力、拉素质,日均练功五六个小时,也会分出一半时间学习,文武兼修。
“你比别人优秀,优秀在哪?日常生活当中,比别人要刻苦,比别人要学得多,才能承担传播的责任。”有些艰苦的事总要有人去做,这是师父们一直以来对小侠的定位。
不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并没有磨损孩子们的天性。据师父说,以前哄小侠的方法就是先哄再骗再忽悠,没有一个傍晚时间解决不了的小孩哭。只不过小时候的哄和骗现在全都反作用回来了,“岚师父,他碰了我一下!”“岚师父,他说我坏话!”“岚师父,我把东西打了!”师父的房门比网店客服听过更多投诉。
学习刻苦也没有耽误孩子们的童年娱乐,小侠的付出会有荣誉和赞许来回报,认真严肃的上课时间也会有孩子该有的疯玩来平衡。师父自己就是童心未泯的师父,怎么可能不懂孩子们想要什么呢?
环境是个杯子,孩子是杯子里的水,水会诚实地映照出空气中游荡的尘埃。和小侠在一起,倧师父能照见自己行事中浮躁的一面,向孩子们学习也是向内自观,获得了内心沉静的力量。
而岚师父习惯了从幕后走到台前,从相对内向不善表达的性格,锻炼得能在直播间侃侃而谈。
童年也是对时间反馈最鲜明的时期。时间作用在一群男孩子身上,他们会蹿个、会变声、会说五花八门的新鲜词汇、会抱着旺盛的好奇心无褒无贬地探索着世界。
而对于身高已经不会再长,日复一日过着相似日子的成年人来说,岁月加在身上似乎不会改变太多,只有短袖收起来那天才意识到今年好像又快过完了。
于是成年人看孩子的眼光成了一种刻舟求剑,渐渐地用固有的认知已经跟不上他成长的步伐,就像今年的他穿不上去年的外套。
所以师父也会在这变化中被小侠们拉一把,拉着往前走,走出成年人世界的刻板和死气沉沉。
在长久的相处中,师父们变了吗?他们来时就是这样纯良秉直的少年;但师父们没变吗?你所看到的河流,没有一秒相同。
带着师父和家长的勇气,但你永远是你自己
刚来的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啥。一位富有经验的“幼师”需要带着惊奇的目光,“哇你会踢腿了,踢得真棒!”——比孩子更早地发现孩子自己的了不起。没有人会为种子发芽这样自然而然的生命运动欢欣鼓掌,但师父总要珍惜小侠成长过程中的开枝散叶。这是师父最早为孩子们建立的自信。
受了伤当没看见,看似冷情地催他们自己去冰敷去抹药。要习惯,练武就是会受伤,要不然侠院不会买个能制冰的冰箱。这是师父教会孩子们的坚强。
在皮蛋的视角里,爸妈送他来的那天就离开了,但是爸爸妈妈没让他知道,留在那偷偷陪了他一星期;从皮蛋练武那天起,皮蛋爸爸就在家和他一起锻炼,从200斤练出了肌肉线条。
所有看似狠心的决定,背后都有各个家庭对自身情况的综合考量,这种“狠心”其实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天南海北离家千里,孩子们也在带着家长给的勇气隔空相望、一同前行,就算是三岁半的皮蛋也会呜咽着想想岚师父那句:“习武能保护妈妈。”
于是很多事小侠便有了独自经历的“第一次”。比如现在,师父会把小侠送到高铁站,把他交给工作人员、告诉他坐高铁的整个流程,但途中遇到什么样的事、跟谁说了话,这不是师父能帮他应对的。也许会有一天高铁到站,没有人再来接,天高地远任他去闯。
师父和家长能做的只有尊重他生命中的必然——习武必然要受伤、孩子必然要长大、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他必然要独自探寻。
说起对小侠未来的期望,倧师父希望小侠将来在哪个行业都能发光,岚师父希望他们“左搁人”。
做个人,就像岚师父对自己的描述:“有他们之前我也很好,有他们以后更好。”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全的自我,才能赢来生命中的丰盛。
做任何事情没做好,那就照师父上课常说的那样:“再来一次!”;在独行的路上受到许多阻碍,那就像练习的时候那样:“只管走你的,别管其他人。”
那时候就算不在师父身边,不在家长身边,小侠身上也会闪烁着优秀的成长环境培养出来的辉光,让人一看这就是“七小侠那谁谁谁”,那一刻也是一种回归和团聚。
师父和父母陪伴的方式各有不同,每一次对孩子的放手,都在孩子的行囊里装上了师长给的勇气。——但亲爱的小侠,你也将永远是你自己,独一无二的,成长的任何环节都没有人能代替。
在选拔小侠的时候,师父考察的更多是品性,而对功夫方面没有太多担心——
从来没有担心你练不好,只担心你失去前进的方向;从来不抗拒你的成长,只希望你独自闯荡江湖那天,失去一招一式的标尺之后,和生活的实战也能有来有往。
师父所能做的就是守在这装满你成长历程的院里,让年年月月来。这年月也许不会带来任何也不会带走任何。当你在广阔的天地之外,透过茫茫雾气往回看,那个小院、那片山色,永远在你目之所及的若有似无里,对你敞开怀抱。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那山那院的故事,今天由师父讲起。如果你也想听听小侠们有怎样的成长经历,敬请期待下期【小侠说·恒心】!
【本期主笔:小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