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刚柔相济才是真功夫!练拳不会“圈之道”,再猛也是白费劲?

更新时间:2025-10-23 16:47  浏览量:7

拳法之道,讲究“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分不是散乱,而是如江河奔涌,劲力开张;合不是憋闷,而是如深潭蓄水,内劲聚合。真正的功夫,在于不贪不欠,能大能小,守住中定。

炖汤讲火候,火候太猛,糊了。火候不到,滋味欠佳。练拳如是,劲过了头,成了僵劲,坏了弹性,憋了气血,困住了自己。劲不到位,则不长功力,虚飘浮华,一辈子软拳,难以立身。

劲恰到好处,稳重支配,能柔能刚,任意流转,则周身兴旺发达。练拳不是逞能,耐下心来,默识揣摩,修身必要如此,才能了解自己。时势造英雄,拳势孕内功。大开大合是造势,精微紧凑是格局。

榜书有榜书的魂,小楷有小楷的雅。练拳,次第分明,条理清晰,这是第一步。交代清楚很重要,自己不明所以,成色就差了,很难提高。高手做事儿,思路很清晰,把握过程,明了结果。

练拳是修行,不是无利不起早,是闻鸡就练拳,寒暑不懈。图什么,图个人身难得。火炉暗了,要加柴。水缸空了,要添水。人得自己成全自己,不小瞧人,也不看清自己,这也是武德。

师门有规矩,门派重辈分,尊师重道,是中华美德。练得怎样,尚在其次,先学做人,人有了,心就开了,该来的也就来了。“动分静合”是拳法的核心。动时,筋骨如弓弦拉开,劲力向外膨胀。

静时,周身如网收束,内劲向脊骨聚合。但无论开合,呼吸始终通畅,不滞不僵。古人云“无过不及”,便是告诫习武者:劲不可使尽,势不可用老。

比如陈氏太极拳的“金刚捣碓”,动作大开大合,但定式时腰胯一沉,劲力瞬间回抽,仿佛江河归海,外放与内敛浑然一体。“人刚我柔”不是怯懦,而是以圆破直。

太极拳推手中,对方猛力袭来,高手往往侧身引化,如球滚转,使对方劲力落空。清末杨露禅与人切磋时,常以“云手”化解蛮力,对方越是刚猛,越觉如推棉花,最终因失重踉跄。

这便是“我顺人背”,柔化之间,让对方自陷僵局。拳谚说“立如枰准,活似车轮”,指的是腰胯为枢纽,带动全身。形意拳的“三体式”看似不动,实则通过胯部微调,重心在虚实间转换。

比如站桩时,两髋一兜一收,如天平两端升降,既稳又灵。八卦掌的“走圈”更是如此,看似步法绕行,实则是胯带膝、膝带足,如车轮碾地,劲力绵绵不绝。膝盖如桩,不可乱晃。

真正的劲力来自腰胯与脊柱的拧转。少林拳的“罗汉撞钟”,双膝稳如磐石,靠腰胯旋转发力,拳劲如螺旋穿透。太极拳的“懒扎衣”亦是如此,定住膝盖,以腰力牵引两胯交错,腿筋如弓弦绷拉,劲力自然贯注指尖。

这种“定梢拉根”的练法,能让间架愈发饱满,如老树盘根,外松内紧。民国时,孙禄堂曾以“单换掌”戏弄挑衅者。对方猛扑,他只轻转腰胯,一掌如鞭甩出,对方竟跌出丈外。旁观者只见他身形未动,实则胯如磨盘,劲走螺旋。

另传郭云深练形意拳,每日“半步崩拳”击树千次,树不动而根松,正是因他膝固胯活,劲力透地而不散。拳法无他,唯“分寸”二字。开时不散,合时不僵;刚中藏柔,柔中寓刚。守住中定,便是守住了功夫的根本。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