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价半年涨80%!中国5家钴企闷声赚钱,靠的不是运气是3招硬功夫
更新时间:2025-10-23 16:09 浏览量:6
钴价这半年涨得有点“出人意料”,从2月的低位一路冲到现在,半年涨幅超80%,长江现货1#钴均价都飙到33.7万元/吨了,单日涨2.9万元的情况都出现过。不少人觉得这是钴企踩了狗屎运,正好撞上价格暴涨,但真扒开华友钴业、洛阳钼业这些头部企业的布局会发现,它们能赚大钱,靠的全是提前铺好的“硬功夫”,跟运气没多大关系。
先得说清楚,钴价暴涨的根源是供需拧成了“死结”,但不是所有钴企都能接住这波红利。全球近八成钴产自刚果(金),今年2月它一纸出口禁令直接掐住供给,后来换成配额制更狠,2026-2027年每年出口不足10万吨,还不到2024年产量的一半 。而需求端却在猛增:新能源车用钴量去年就有9万多吨,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上涨带火了钴酸锂需求,连国产大飞机和军用发动机对钴基高温合金的需求都涨了25% 。供需缺口一拉大,价格自然往上冲,但只有提前破局的企业才能吃到肉。
中国这5家钴企的赚钱逻辑,其实是靠“三条路”避开了供给卡脖子,每一条都是真本事。
第一条路是攥紧“配额门票”,直接锁定核心资源。刚果(金)的配额就是赚钱的入场券,洛阳钼业直接拿到2026年超3万吨的配额,占当地基础配额的三分之一 。要知道全球未来两年每年可能缺8万多吨钴,手里有配额就等于有了稳定的利润来源,不用跟其他企业抢高价原料。这种布局不是临时抱佛脚,洛阳钼业早就是全球最大钴生产商,2024年产能占了全球39%,能拿到大额配额是长期深耕的结果。
第二条路是跳出刚果(金),另起“资源炉灶”。华友钴业和力勤资源早早就去印尼建了镍钴项目,把当地钴产量从2020年的不足千吨拉到2024年的3.2万吨。印尼的钴是镍矿伴生的,成本比刚果(金)的矿山还低,关键还能躲开出口管制。现在刚果(金)配额卡得紧,从那边运货过来要两个月,还赶不上“金九银十”的旺季,印尼的产能正好补上缺口,这步棋提前走对了。
第三条路是搞“循环经济”,靠回收摆脱资源依赖。格林美算是这方面的代表,它一年回收的钴比中国原生钴开采量还多350%,光今年上半年就回收了5100多吨 。钴这东西循环利用率高,回收成本比开采新矿低不少,而且完全不受出口配额影响。现在下游电池厂都在找稳定原料,格林美既搞回收又有印尼项目,等于有了“双保险”,利润自然稳得住。
还有像寒锐钴业,直接打通了从钴精矿到钴粉的全产业链,中游冶炼环节毛利率本来只有8%-12%,但它靠自有矿山支撑,能把原料波动的风险降到最低。这几家企业的共同点很明显:不是被动等涨价,而是主动掌控资源或技术,把“靠天吃饭”变成“靠自己赚钱”。
不过也得看到隐患,下游电池厂已经在想办法“减钴”,低钴电池市占率2025年可能到18% 。但短期来看,新能源车、高端制造的需求摆在那,钴的缺口还得补好几年。
现在的关键是,钴价还能在高位撑多久?那些没布局资源的中小钴企,会不会被这波行情“淘汰”?你觉得除了这几家,还有哪家钴企藏着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