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炸弹”成功拆除!专家“绣花”功夫助精神障碍患者重获新生
更新时间:2025-10-16 17:15 浏览量:2
#长沙头条##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半年前,黄奶奶(化名)一家的生活便被阴霾笼罩。她的儿子刘先生(化名)被查出患有基底动脉瘤,这颗藏在脑内的“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他的生命,也让全家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刘先生同时还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情绪暴躁、夜不能寐,他们四处求医,但由于刘先生病情复杂,精神障碍难以很好配合治疗,且动脉瘤本身存在巨大的手术风险,多方问诊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听朋友建议,黄奶奶带着儿子来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首先在精神科接受了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
刘先生的精神障碍明显得到控制,住院期间听闻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脑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刘坤团队在高难度、高风险动脉瘤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是,他们满怀希望地求助刘坤主任团队,为儿子进行基底动脉瘤手术。
刘坤主任团队在面对刘先生复杂病情时,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共同商讨对策,制定了一份周密详尽的手术方案:
密网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瘤术以及闭塞左侧椎动脉。这台手术面临着两大关键挑战:
一是基底动脉是大脑最重要的血管,为脑干、小脑、丘脑等重要脑组织供血,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如同在悬崖边行走,一不小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二是动脉瘤由双侧椎动脉供血,为了避免动脉瘤残留、复发,必须让支架精准覆盖动脉瘤,同时闭塞非优势侧的椎动脉末端,需要极高的技艺和耐心。
在团队的高度专注和精细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走出手术室时,刘坤主任和黄昊副主任医师已是汗流浃背。
刘坤主任握着黄奶奶的手安慰道:“手术非常成功,您放心!”黄奶奶热泪盈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经过10天的精心护理,刘先生康复出院,恢复了往日的孝顺与笑容,向医疗团队竖起大拇指表达感激之情。
针对动脉瘤的防治,刘坤主任向公众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保持冷静,多数未破裂动脉瘤风险较低,如经过严格的评估,没有高危的破裂因素,定期随访即可。过度焦虑反而不利于血压控制,就像在平静湖面上投下巨石,会引发不必要的波澜。
二、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突发剧烈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要牢牢把握“时间就是大脑”的救治原则,因为每一分钟都可能决定着生命的走向。
三、注重日常养护,无论是否接受治疗,都应严格控制血压、戒烟限酒、低盐饮食、规律运动,从源头保护血管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脑血管神经外科 邓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