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才发现:退休后不出去打工的人,大多属于这几种情况
更新时间:2025-10-14 09:26 浏览量:2
清晨的公园长椅上,老张嘬着保温杯里的茶,看着不远处跳广场舞的老伙计们,心里明镜似的——人老了,退了休还愿不愿意出去打工,早就不是缺钱那么简单了。
他旁边的老李就是个典型。退休前在厂里当技术员,手上有门修机床的绝活,不少私企找上门来请他去当顾问,开的工资比退休金高两倍,老李却摆摆手:“不去,犯不着。”他不是不差钱,只是年轻时熬坏了腰,现在每天早上得去理疗馆报到,下午接孙子放学,晚上陪老伴遛弯儿,日子排得满满当当。“钱哪有身子骨金贵?”老李敲着拐杖,“真等躺病床上了,挣再多也买不回舒坦。”
而街角修鞋摊的王师傅就不一样。退休后第三天就支起了摊子,不是家里揭不开锅,是闲不住。他修鞋时总哼着老歌,手上的老茧磨得发亮,有人问他:“王师傅,退休金够花,图啥?”他就咧开嘴笑:“图个热闹。你看这来来往往的人,说说话,比在家对着四面墙强。”他的鞋摊成了小区的“信息站”,张家长李家短的,修鞋的功夫就全知道了,日子过得比上班时还精神。
还有楼上的赵阿姨,退休后拒绝了女儿请她去带外孙的提议,也没找活儿干。每天在家养花、练字,周末约着老姐妹去近郊写生。“年轻时候为家为孩子转,老了该为自己活了。”她的画架上总摆着幅没画完的向日葵,金灿灿的,像她脸上的笑,“钱够花就行,再多的钱,换不来安安静静待着的功夫。”
老张自己呢?退休后在社区当了志愿者,帮着登记外来人口,调解邻里纠纷,没一分钱报酬,却比谁都上心。他说:“打工是挣钱,可有些事比钱金贵。你看那小两口因为漏水吵得脸红脖子粗,我去说和开了,他们端来的那碗糖水,比工钱甜多了。”
太阳慢慢升高,照在老张的白头发上,泛着银光。他看着公园里热闹的人群,心里清楚:退休后打不打工,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有人为了身子骨,有人图个热闹,有人想给自己留片清净地,还有人把日子过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管它挣不挣钱,舒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