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时刑检笔试“马拉松”
更新时间:2025-10-14 01:54 浏览量:1
转自:新安晚报
9月22日,全省第十六届“优公赛”迎来漫长且关键的较量——刑事检察业务笔试。省检察院领导现场巡考,并对后续赛事组织工作提出相关要求,确保竞赛严谨有序、公平公正。
笔试从当天上午8时30分持续至傍晚6时30分。选手需在10小时内,审查四册共291页的刑事案卷材料,撰写四份审查报告,试题内容覆盖普通犯罪、重大犯罪、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四大刑检业务领域。选手要在错综复杂的案情中迅速锁定关键事实,精准运用理论知识,撰写出格式规范、逻辑清晰的法律文书。
据悉,试题全部改编自全省检察机关办理的真实案例,题量与难度较往年均有提升,重点考查选手对刑事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基础业务素养,以及将刑事政策与司法理念融入办案实践的能力,全面检验证据审查、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案件处理等“硬功夫”,切实体现选手能否达到“三个善于”的要求,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考场内气氛庄重、节奏紧张。选手桌前摆放着刑法一本通、指导性案例、最新司法解释等参考资料,键盘敲击声与纸页翻动声此起彼伏,他们或凝神阅卷,或专注撰写审查意见。为应对长时间高强度答题,不少人自备了面包、巧克力、功能饮料等补给品。
“考试难点在于有限时间内现场独立审题、归纳提炼与分析框架的构建。”第二卷试题给庐江县检察院伍鹏留下深刻印象,他说,第二卷试题全面考查了证据合法性、客观性审查以及案件定性能力。在他看来,比赛最终考验的是平日扎实的积累,只有准确掌握知识点,才能快速定位问题。
马鞍山市检察院余迪表示,本次试题案例设计凸显与时俱进的特点,经济犯罪等案件的证据审查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她坦言,高强度考核“太累了”,但收获很大,此类实战化训练机会十分珍贵。
“四套试题考点均衡、覆盖面广,很多题目都精准切中了实务中的难点。”池州市贵池区检察院檀亚媛表示,时间紧张是最大挑战之一。她特别提到,赛前通过市院组织的系统培训,帮助自己更新了刑法理论知识,对理解新政策助益明显。
首轮竞赛根据两场笔试成绩,从72名参赛选手中评选出38名优胜者进入后续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