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以庭审为中心 练功夫在庭外

更新时间:2025-10-10 12:08  浏览量:1

以庭审为中心 练功夫在庭外

——鞍山法院推行庭审优质化工作机制纪实

5月,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印发通知,在鞍山两级法院先行先试经验基础上,确定全省8家中院及10家基层法院作为试点,推广庭审优质化工作机制经验。

什么是庭审优质化?在方便群众诉讼、实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带来哪些变化?对法官的能力素质提出怎样的要求?为何值得推广借鉴?

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来到了鞍山法院,深入探访“优质化”庭审的“庭”上技巧和“庭”外功夫。

理念先行,“小切口”破解群众解纷难题

“旁边施工把排水沟填上了,又赶上连降暴雨。”村民王强(化名)回忆起去年这时候,抬手一指,告诉记者,“这一片都淹了,1400多亩玉米都泡在水里。”

仲秋时节,海城市腾鳌镇东甘村,玉米丰收在望,农人脸上挂着笑。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受灾严重。村委会多次出面协调赔偿未果,41户村民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不得不对簿公堂。一边是百姓生计,一边是民生工程,案子很棘手。

“当时双方各执一词,如何引导他们在同一‘轨道’对话?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发挥了作用。”主审法官陈妍回忆道。她建了一个微信群,指导双方按照示范文本格式对自己的诉求和相应证据进行分条列点、一一对应地阐述。

到现在,王强手机里仍保存着去年打官司时微信群聊天记录,群里能看见先于庭审“动起来”的“书状”。据他回忆,从立案到开庭前的两个月里,法官引导原、被告在微信群进行了三轮诉答对应的书面质证,每一轮达成一致的观点不再进入下一轮,最终将争议焦点限缩到“被告施工作业与原告玉米耕地受损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原告玉米受损的经济损失数额”。

在充分有效的书面沟通基础上,施工单位同意村民提出的鉴定要求。鉴定结论很快出来了:暴雨和施工修建临时道路引起排水不畅都对耕地受损有影响。

示范文本就像诉讼导航,跟着“走”能省时省力到达目的地。王强告诉记者,通过群里一来一回的书面往来,他能及时看见对方的想法和证据,“鉴定结果再一出,不用开庭我心里也对赔偿金额有了预期”。

“在这阶段,法庭再适当释明调查结果和法理判例,当事人接受起来水到渠成。”陈妍介绍,41起案件最终全部以双方各退一步、互谅互让的方案促成庭前调解结案。

自2022年9月推行庭审优质化以来,鞍山法院审判业绩提升明显:截至9月底,上诉率已从两年前的14.31%下降至11.01%;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从55.31%下降至24.81%;调解率从18.9%逐年提升至20.94%。

定分不易,止争尤难。庭审优质化何以能实质性化解纠纷?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长顺介绍,根本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始终秉持“如我在诉”意识,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当事人不是审判活动所支配的客体,而是作为诉讼主体被赋予预测法院所持法律见解的机会,引导其准确表达诉求、提出证据,参与到发现事实真相及适用法律的全过程,这才是让输赢明明白白、心服口服的秘诀。”

改革源于问题驱动。“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在以往的庭审中,普遍存在当事人诉答意见各说各话,庭审偏离重点,争议焦点得不到集中、充分辩论,导致反复多次开庭。部分法官没有对当事人不明确、不完整的诉讼请求进行有效释明,导致当事人对判决不服,进而上诉、申请再审,最终导致‘一案结数案生’,严重影响审判质效和当事人诉讼体验。”鞍山中院研究室负责人赵梦薇介绍道,庭审优质化正是从诉答文书规范化、书状先行、争点整理前置、全流程释法等“小切口”新型庭审技术入手,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套贯穿庭前、庭审和判后的解决方案。

久久为功,“大培训”提升法官业务素质

1月16日,鞍山中院召开2025年度庭审优质化工作培训会。会上,一支由鞍山中院、台安县人民法院、铁东区人民法院、铁西区人民法院的6位青年法官组成的“讲师团”以案例分享的形式,向两级法院全体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以及律师代表讲授了运用庭审优质化办理不同类型案件的技巧和心得。

交流案例涵盖了机动车道路交通纠纷、农村土地纠纷、物权保护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简案”“难案”,全部以撤诉、调解或服判息诉结案。这些都是从两级法院两年多以来开展的900多场观摩庭审中脱颖而出的。

“非常实用,很受启发。”参训法官评价道。

“司法改革以审判为中心,审判以庭审为中心,庭审方式改革承载了司法改革的重要期待和价值。”鞍山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郭畅谈道,做好庭审优质化是做实“公正与效率”的基础工程,而“工程师”正是法官,法官对新型庭审技术的驾驭能力决定了工程质量,鞍山中院党组一直把提升法官办案能力作为庭审优质化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2022年9月以来,庭审优质化培训贯穿日常、覆盖全员,鞍山中院审管办主任吴甲说道:“既讲究系统化,也关注碎片化;既有实训操练,也有制度总结;既有骨干带头,也要百花齐放。”

围绕法官在事实认定和举证责任分配方面存在的能力短板,鞍山中院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开设了“新型庭审方式专题培训班”“法律适用能力综合提升专题培训班”“证据审查专题培训班”三个梯次阶段的“大师课”,近40门精品课程有计划地打牢了庭审优质化从概念认识到深度应用的理论基础。

每周一,鞍山全市两级法院法官都会收到“早间学习时段”自学微信群推送的一周学习内容。包括理论文章、前沿观点、经验借鉴等。

通过开示范观摩庭,推行庭审优质化“赛马”机制,鞍山中院组织“比武打擂”活动,以庭代训,让法官们同台练兵、打磨技能、以庭代训、练在平时。

鞍山中院陆续出台了释明权行使操作指引、争点整理、举证证明责任分配等系列庭审优质化配套规范性文件,提供优质化庭审的学习指南。

“从思维框架的搭建,到技术骨肉的填充,这些培训让我们学会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处理棘手的案子。”从业20多年的“资深法官”王岩告诉记者,作为民二庭庭长、同时也是审委会委员,这两年见证了不少审委会的难案汇报,最终是从“请求权基础”“法律条文适用”这样的基本功上找到突破口的。

据介绍,最新一轮示范观摩庭又将启动,要求以庭长、副庭长、审判骨干承办案件优先进行。同时,鞍山中院4个民事审判庭将分组到现场对基层法院观摩庭活动开展条线指导。

据统计,2024年至2025年9月,鞍山两级法院一、二审民事案件适用庭审优质化,促使案件在庭前得以化解,调解、撤诉的比率达53.85%。开庭审理的,庭审时长同比缩短50%以上,平均庭审时间保持在40分钟至60分钟,一次庭审完毕率达95%以上。

6月起,鞍山中院与市总工会、市人社局联合举办的全市首届审判业务技能竞赛也正在面向全市法官如火如荼开展中,主要考察的就是庭审优质化技能。

协力增效,“全方位”统筹改革落地见效

良好的诉答文书是庭审成功的一半,鞍山法院的庭审优质化改革的开端也在这里。“诉答文书主要执笔人便是律师,所以我们在推行诉答文书规范化过程中,十分重视争取律协的参与和支持。”鞍山中院立案一庭庭长孟丽鸿介绍道。

鞍山市律师协会会长成守印表示,2022年9月以来,通过联合培训、协作课题研究、选派青年律师立案窗口值班等形式,法院和律协在改革的必要性和路径上不断凝聚共识。

作为鞍山最早一批参与诉答文书规范化应用推广的青年律师,宋世枭在法院值班“窗口”参与诉答文书应用推介工作的过程中,对改革从疑问顾虑转向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每次听我们介绍完,当事人普遍反映都是‘这个好,那我起诉状不能随随便便地写’,诉答文书规范化一方面对我们律师从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鞍山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整体形象”。

目前,鞍山法院规范化诉答文书模板及最高人民法院示范文本涉及案由的收案数量涵盖民事、行政部类的85%,共计应用案件超6.6万件,组织两级法院法官、市律协律师、专家学者等召开联合培训、座谈会、推进会46场次,参训律师500余人次,鞍山本地律师诉答文书应用率达100%。

“相比于传统庭审方式以法律关系分析法为基础的审理思路,庭审优质化改革强调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确定。围绕请求权基础审查要件事实,能够将当事人和法官引入到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沟通对话,将矛盾纠纷引入到法律框架下来解决。”鞍山中院民一庭负责人刘晓强介绍道。

早在2023年7月,鞍山中院召开深入推进庭审优质化座谈会,邀请省内外民诉法知名学者与一线法官对谈,会议主旨就是探讨“如何把庭审优质化做成品牌、做成样本”。

会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傅郁林、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章武生表达了对庭审优质化的赞许:“可以看出鞍山中院在庭审优质化工作中的系统化思考和配套性安排,律师协会作为制度制定和落实的主体真正参与到整个改革过程中,包括这样高规格的学术实践研讨,都充分体现了鞍山法院在推动改革过程中对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和实现多方力量协调配合的重视。”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鞍山中院召开庭审优质化案例展示会,9位来自省内各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应邀到场,涉及多个民生领域的解纷案例,引发了代表们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新的工作机制更加便民利民是代表们最明显的感受。一位代表在发言中说:“庭审不仅提高了法院办案效率,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打官司的感受更好了,既清楚知道状子怎么写,也明白结果为什么这样判,不用跑多次,省时省力。”

对于多次参加鞍山法院庭审优质化庭审观摩和案例推介活动的全国人大代表、鞍山市第十三中学正高级教师官启军来说,故地重游,看到了更多新成效,见证了法官业务能力的显著提高,让她发自内心希望推动庭审优质化在更大范围内家喻户晓,让更多老百姓受益。今年两会期间,她将庭审优质化工作机制进行了推广介绍。

“鞍山两级法院将继续锚定目标、一以贯之,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地敲下去,让‘如我在诉’、实质解纷的意识成为鞍山法院每一名法官的自觉,不断推动以庭审优质化工作为引领的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落在实处。”鞍山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赵林表示。

记者:黄艳辉 通讯员:黄绘如

编辑:杨鸿 |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张孟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