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识人能力
更新时间:2025-10-07 10:28 浏览量:1
曾仕强说:“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需要很多能力,其中最实用、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识人能力。”
活在世上,与人打交道是免不了的,能看清一个人的品性,懂得一个人的心思,实在是省却许多烦恼。
识人不是简单地看人。看人是朝外看,识人却是往里走。看人用眼,识人用心。眼睛看到的常是皮相,心感受到的才是真相。
这世上的人,哪个不是戴着几分面具过日子?初识时都是光鲜体面,言辞得体,可日子久了,那藏在言语行为缝隙里的真性情,才会一点点渗出来。
有人说,识人难,难在人心隔肚皮。我倒觉得,识人难,难在我们总是太着急。急着判断,急着下结论,急着把人分成喜欢和不喜欢的两类。
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匆匆翻几页就妄下断语,未免辜负了这本书的深浅。
识人的功夫,其实是一种安静的功夫。你得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才能听得懂别人的弦外之音,看得见那不经意的眼神流转。
现代人活得喧闹,眼睛耳朵都被五光十色的东西塞满了,哪还有空间去细细品味一个人?
我们忙着表达,忙着展示,却忘了倾听和观察才是更深的智慧。
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常常不自觉地掺杂着自己的喜好、偏见和经历。
你看不惯的,或许正是你内心隐藏的另一面;你格外欣赏的,也许是你渴望成为的模样。识人如照镜,照见他人,也照见自己。
识人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不是看他对上司如何恭敬,而是看他对弱者什么态度;不是看他得意时的样子,而是看他失意时的姿态。
人在顺境中,体面容易;在逆境中,品格才真。看一个人,要看他如何对待无力回报他的人,如何看待无关利害的事。这些细微处,最见真心。
识人不是给人贴标签。不是说看清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然后就简单地把人归类。
识人的真谛在于懂得每个人的复杂与矛盾,接纳人性的光明与阴暗。
知道了这个人的长处与短处,明白了他的边界与可能,便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之相处。不远不近,不亲不疏,分寸刚刚好。
识人的更深意义,在于懂得。懂得之后,便多了慈悲,少了苛责;多了包容,少了计较。
你知道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就能理解他的选择,哪怕不赞同,也能体谅他的不得已。
这种懂得,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多了一份温暖的光亮。
在这个人人都在学习表达、学习展示的时代,我倒是觉得,学会沉默地观察、用心地倾听,才是更难得的修养。
话说得太多,就听不见别人的心声;表现得太急切,就看不见真相的模样。
有时候,安静地坐在一旁,看一个人在自然状态下的举止言谈,比与他交谈更能认识他。
佛家讲“观”,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照。识人大抵也是如此。放下先入为主的判断,搁置自己的喜好厌恶,只是静静地、完整地去感受一个人。
看他欢笑时的眼角纹路,听他话语中的细微起伏,感受他待人接物时的气息流转。这些无法伪装的细节,会告诉你最真实的故事。
人生在世,遇见的人越来越多,能真正“识”得的却不见得有多少。
但我们依然要用心去识人,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在这茫茫人海中,少一些误解,多一些懂得;少一些伤害,多一些温暖。
当你能安静地读人如读书,这个世界便会少许多纷扰,多许多意味深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