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十五运会,看园岭街道如何再展“绣花功夫”
更新时间:2025-09-30 20:18 浏览量:1
不眠的秋夜,深圳市体育中心依然是这座城市心跳最响的地方,以绿茵之上的热浪,呼应着满天星光。9月28日,中超联赛在此精彩上演,吸引了超过2万名球迷到场观战。而在场馆之外,另一场关于秩序、安全与温度的“保障赛”也在同步进行。园岭街道以“绣花”般的精细与匠心,为观众铺就了一条安全、顺畅、温暖的观赛之路。
温情守护,保障有速度更有温度
保障工作的核心,始终是人。赛事期间,温情故事不时上演。
日前,水木年华演唱会开场前,园岭街道执法队小付带队在体育中心南广场巡查。突然,他注意到一名化妆摊位前的女子神情慌张,正被一名男子纠缠。“当时那位女士非常害怕,我们得马上介入。”小付回忆道。他反应迅速,立即上前将涉事男子与女子隔开,有效控制了现场局面,并第一时间联系体育中心值班民警到场处理。一场潜在的冲突得以化解,观赛环境重回安宁。
这样果断而专业的处置,是园岭街道保障团队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本月中国羽毛球大师赛期间,执法队员连续6天坚守岗位,单日最长保障时间从清晨9点持续至午夜24点,用不间断的巡查守护着赛场的“大后方”。
机制创新,“绣花功夫”织密保障网络
大型活动的成功保障,依赖于精密高效的机制。园岭街道的保障体系在不断实践中持续升级。
“我们已将原有的点位保障模式,全面升级为‘4路段13网格1机动1督导’的新模式。”园岭街道保障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这一模式将体育中心周边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实现路段巡查与网格管理的全覆盖,确保责任到人、响应迅速。同时,街道动态优化重点区域卡口设置,赛时加强管控,赛后及时拓宽疏散通道,有效加快了人流疏导效率。
在本场中超赛事中,街道投入保障力量55人次,人员构成根据活动规模灵活调配,充分体现了“平急结合、动态补充”的科学性。面对流动摊贩管理难题,街道并未简单取缔,而是通过耐心劝导与规范管理,在维护市容秩序的同时,也兼顾了赛事活动的需求。
暖心细节,于无声处彰显城市品质
服务的温度,往往藏于细节之中。园岭街道的“绣花功夫”,不仅在于严格管理,更在于主动服务的意识。
为满足市民需求,街道联动体育中心在南门东侧增设了统一的外卖取放架。这一小巧思,既方便了观赛市民,又从根本上避免了送餐电动车聚集导致的乱停放问题。
此外,针对深圳秋季多变的天气,街道还在市容秩序点贴心地准备了免费一次性雨衣,随时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便利。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却让前来观赛的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捷与关怀。
迈向智慧化,护航十五运未来可期
随着本次中超联赛顺利落幕,园岭街道的保障工作也完成了又一次成功的实战演练。面对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残特奥会,街道已明确下一步方向:朝着智慧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发展,进一步完善周边设施设备配套,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从精细网格到暖心雨衣,从快速应急到便民服务,园岭街道正用一套套日趋成熟的机制和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举动,守护着每一场顶级赛事的顺利举行,也向八方来客展示着深圳这座国际化都市的治理水平与温度。